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发布了《2024年中国企业开源治理全景观察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企业在开源治理领域的实践能力和成熟度水平,涵盖了金融、通信、汽车等多个行业。报告指出,企业在开源治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组织机制、管理制度、风险管理等方面,同时也提供了关键举措和建议,以促进企业开源治理能力的提升。这份报告不仅揭示了中国企业在开源治理方面的现状和挑战,还包含了丰富的数据和案例分析,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开源治理能力评估和提升框架,是行业内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2024年中国企业开源治理全景观察
开源软件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今天。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企业开源治理全景观察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在开源治理方面的现状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制定了《开源治理能力评价方法 第3部分:成熟度模型》(OSGMM),为企业使用开源软件提供了规范和评价方法。这项标准帮助企业构建和提升了开源治理能力。通过调研,报告深入分析了来自七大行业的121家企业的开源治理活动数据,揭示了企业在开源软件使用量级和关注的风险问题。
OSGMM框架由3个能力要素和7个过程环节组成,涉及组织机构、管理制度、风险管理等多个领域。报告中提到,成功的开源治理实践中常见的活动包括制定开源软件制度规定、持续跟踪开源漏洞和许可证信息、明确开源治理目标等。这些活动反映了企业在开源治理方面的成熟度,其中基础执行能力为“基础级-第1级”,统一组织规划能力为“增强级-第2级”,自动化执行能力为“先进级-第3级”。
报告中的数据揭示了一些关键的洞察。例如,超过53%的企业没有明确的开源软件治理规划,38%的企业缺乏企业级开源软件管理制度。在风险管理方面,97%的企业通过版本升级处理安全漏洞,而只有27%的企业会视情况替换或删除组件。在软件测评方面,98%的企业进行软件功能评估和同类软件对比,但只有23%的企业进行服务支持评估。
报告还比较了不同垂直行业的开源治理成熟度。例如,金融行业由于监管要求,更注重安全性和数据保护,而通信行业则强调供应链管理和第三方软件管理。汽车行业在管理制度和开发测试方面表现较优,而制造行业在开源软件治理能力方面相对较弱。
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强调了构建专业化团队、将开源治理要求嵌入现有流程制度、建立评估评价方法、构建治理支撑平台等关键举措。报告建议企业严格遵从开源软件许可证规定,避免法律风险,并快速修复开源软件漏洞,降低被攻击的可能性。
通过这份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在开源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企业需要更加重视开源治理,投入更多资源,建立完善的治理体系,以提高开源软件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报告提供的洞察和建议,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帮助它们在开源治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2024年中国企业开源治理全景观察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