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招商银行】联合执中、财联社发布了《2024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出资人解读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2023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出资情况,从出资规模、LP类型、地域分布、热门赛道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市场的动态和趋势,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设想。报告中指出,政府资金出资量占据首位,产业方出资下滑严重,保险资金有望成为第三主力,同时资金聚集效应明显,私募股权市场格局正在重塑。这里面包含了丰富的行业数据和深刻的市场洞察,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洞见。
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出资人解读报告2024揭示了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在2023年的出资趋势和特点,以及对未来市场发展的展望。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窗口,让我们看到了市场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政府资金在中国私募股权市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2023年政府资金出资量依然占据总出资量的首位,出资占比高达65.6%,国资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巩固。政府引导基金的积极入局,释放返投比例降低信号,促进了区域内基金的快速落地。这一现象表明,政府在推动私募股权市场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激发市场活力。
产业出资方出资下滑严重,市场信心不足及现金流收紧是主要原因。2023年产业投资方共认缴出资2,006亿,相比2022年的3,950亿,减少49%。这一数据的大幅下降,反映了产业出资方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谨慎态度和资金压力。产业出资方出资金额及笔数双双下滑,从出资规模来看,2023年产业投资方共认缴出资2,006亿,相比2022年的3,950亿,减少49%,从出资次数来看,2023年相比2022年出资次数减少1291,降幅约24%。
保险资金备受期待,有望成为出资机构第三主力。2023年保险业机构共认缴出资954亿,同比下降13%,除政府基金外所有金融机构出资者中下降幅度最低,出资笔数下降24.1%。保险资金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使其成为私募股权市场中的重要出资力量。
银行券商等其他金融出资机构出资下滑严重,亟待转型。2023年证券资金走弱,出资积极性大幅下降,仅出资87.90亿,同比下降65%;其他类金融机构出资持续走低,仅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出资提升。这一趋势表明,传统金融机构在私募股权市场中的出资能力有所减弱,需要寻找新的转型路径。
跨区域跨类型等组合出资逐渐成为出资主线。GP们更倾向于多渠道多元化募集资金。随着时间推移,市场上引导基金、民营上市公司等各种资金成分齐聚一堂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LP的多元合作将会成为主流。这一趋势反映了私募股权市场在资金来源和结构上的多元化趋势,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和市场的活跃度。
资金投向端受区域发展影响,资金聚集效应明显。出资活跃地区投资亦活跃,资金向新质生产力赛道聚集。2023年共发生16,818起融资事件,其中10,180起为新质生产力产业融资,占比高达61%,呈现明显的产业集中现象。资本更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赛道融资金额和融资事件数远超其他赛道。
2024年私募股权市场出资展望中,市场在变革中开启新周期,LP与GP都在重塑。GP和LP格局面临重塑,国资和产业方出资特征明显。科研院校母基金更多进入国内LP群体,海外特别是中东地区LP提供了新机会,但解决退出问题才是LP资金循环起来的关键。这一展望指出了私募股权市场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挑战,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出资人解读报告2024》。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