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近日发布了《2024年中国水泥行业CCUS发展现状与展望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水泥行业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方面的现状、挑战及未来展望。报告指出,水泥行业作为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较高的工业之一,CCUS技术的发展对于实现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至关重要。报告中不仅详细论述了CCUS技术在全球和中国的项目概况,还对技术成熟度、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评价,并预测了未来水泥行业的CCUS需求。这份报告为理解中国水泥行业在CCUS领域的进展和挑战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数据,对于行业决策者和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资料。
中国水泥行业CCUS发展现状与展望
水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减排的大背景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和消费国,其水泥行业的碳排放问题尤为突出。根据《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2020年度)》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建材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14.8亿吨,其中水泥行业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3亿吨,占建材行业总碳排放的83.11%,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2.4%。这一数字令人震惊,也凸显了水泥行业减排的紧迫性。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作为实现二氧化碳深度减排的关键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CCUS技术不仅能减少碳排放,还能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这对于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中国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水泥烧成过程中碳排放量大,CCUS技术成为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
目前,中国水泥行业的CCUS技术应用还面临诸多挑战。技术成熟度、政策支持和项目利润是行业最关心的三个方面。技术成熟度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水泥行业的CCUS捕集、运输、利用技术已初步实现商业化应用,但如何降低成本,实现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仍是关键问题。在碳运输技术方面,公路运输仍将是主要运输方式,而在沿海或水运条件较好的地区,船舶运输将成为重要补充。碳利用和封存技术方面,水泥行业需密切关注下游市场需求,解决技术成本问题,并重点关注产业链的稳定性。
展望未来,中国水泥行业的CCUS需求预测显示,到2060年,水泥碳排放强度将下降至269kgCO2/t,下降约48%。这意味着,为了实现碳中和,剩余的碳排放量(约占52%)将需要CCUS技术作为兜底技术来实现。这一预测强调了CCUS技术在未来水泥行业减排中的关键作用。
为推动CCU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首先,制定CCUS顶层发展规划,全面系统地评估重点行业的CCUS技术减排需求,明确发展方向,并在国家层面统一规划布局CCUS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建立健全CCUS项目建设管理体系,解决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协调问题,提高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效率与质量。此外,加强水泥CCUS标准顶层设计,组建CCUS标准化技术组织,统筹规范标准的编制,避免重复工作和多头制定现象。
促进CCUS项目与碳市场的科学衔接也是关键。碳市场作为重要的市场化减排机制,通过碳交易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引导资金流动和促进环境政策的制定,从而推动CCUS技术的发展。目前,亟需制定科学的水泥行业CCUS碳减排核算方法,明确CCUS产业链中各环节的碳转移责任分配,并在利用和封存环节制定有效的碳减排量计算方法,确保数据的可溯性和可验证性。
提高CCUS建设各阶段资金支持和项目融资能力也是推动CCUS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项目建设阶段,按照项目规模提供启动资金支持,以激发社会资金对CCUS项目的投资。在运行阶段,探索建立CCUS项目财税支持政策,例如给予每吨CO2相应的税收抵免。此外,在国家层面建立CCUS绿色金融平台或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和促进金融界对CCUS技术产业界的了解与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也是推动CCUS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化国际交流,积极参与相关议题下的多边机制,分享中国经验与实践,主动搭建多边合作平台,推动技术交流与知识共享,加速CCUS技术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中国水泥行业CCUS发展现状与展望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