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近日发布了《2024年香港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调研》。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香港地区上市公司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方面的信息披露现状,涵盖了ESG报告的整体披露情况、强制披露规定、环境和社会范畴的管理与披露等多个维度。报告指出,香港上市公司在ESG信息披露上已进入成熟期,尤其在董事会监督、气候变化应对、供应链ESG管理等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报告中还包含了多个上市公司的ESG报告案例,为企业提供实务参考,对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已成为全球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尤其在香港上市公司中,ESG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4年的ESG报告调研显示,香港上市公司在ESG披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披露率大于80%的成熟类指标占比已达93.0%,较2022年增长14.1%。这一变化不仅提高了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和责任感,也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了更多关于公司可持续性表现的信息。
在ESG报告的成熟度方面,香港上市公司的表现尤为突出。根据调研结果,样本企业ESG报告中所有《ESG报告指引》议题的披露率均已超过70%,这体现了上市公司对ESG相关事宜监管的加强,以及在ESG管治方针及策略方面的深入实践。特别是成立ESG委员会、董事会对ESG相关目标的检讨、环境目标设定以及气候变化政策等指标的增长速度最快,表明上市公司正在积极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通过加强ESG管理和披露来提升其整体的可持续性表现。
在气候挑战方面,香港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应对。2024年4月,联交所发布的咨询总结显示,经修订的《ESG守则》在D部分引入新气候相关披露规定,要求公司从管治、策略、风险管理、指标及目标四大维度详细披露气候信息。新规的实施将推动上市公司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适应气候变化的挑战。调研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在气候相关信息的披露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尤其是在管治、策略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大多数公司已在董事会和管理层层面建立气候风险和机遇的监管机制、识别与公司业务运营强相关的气候风险和机遇,并披露范围1和范围2排放量。
然而,上市公司在气候情景分析、财务影响评估、范围3排放量等前沿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以满足联交所披露要求为前提,上市公司仍需努力深化和细化气候相关管理实践。例如,仅有31%的样本企业披露范围3排放数据,这表明在温室气体排放的全面管理与披露方面,上市公司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生物多样性披露方面,香港上市公司同样面临挑战。调研结果显示,样本企业中,仅有28%披露生物多样性对公司业务、战略、财务计划等产生的影响。这表明香港地区上市公司在生物多样性议题的披露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数公司开始按照TNFD框架从风险、机遇、影响等维度披露自然相关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在ESG报告中提及UN SDGs的比例逐年上升,调研结果显示,61%的香港地区上市公司在报告中对SDGs进行了回应,其中44%的样本识别了关键SDGs并设立相关目标和KPI。这显示了上市公司对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积极响应和参与。
总体来看,香港上市公司在ESG信息披露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特别是在ESG报告的成熟度和气候信息披露方面。然而,面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挑战,上市公司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的深度和广度,以满足监管要求和市场期待。通过持续优化ESG管理和披露,上市公司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可持续性表现,还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普华永道发布的《2024年香港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调研》。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