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柿子产业发展白皮书


近日,陕西富平大方天玺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柿子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该报告全面分析了全球及中国柿子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链全景、区域格局、进出口贸易情况,并深入探讨了柿子产业的消费需求、科技创新、发展模式等关键领域,为推动中国柿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报告中不仅详细阐述了柿子产业的全球地位和国内各核心产区的发展特点,还提出了针对性的高质量发展策略建议,内容详实,极具参考价值。

中国柿子产业的发展正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根据《2024年中国柿子产业发展白皮书》的数据,中国柿子种植面积全球占比超过90%,产量占比超过75%,稳居全球柿子产业的“第一大国”地位。然而,这个庞大的产业背后,隐藏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柿子产业的区域分布极不均衡,优质品种少,且大多依赖进口。中国保存了全球最多的柿种质资源,但地方良种多而适应性强的优质品种少。这导致中国柿子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力不足。尽管柿子产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品种培育、种植管理、品牌文化宣传等方面仍需努力。

中国柿子产业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规模全球最大,但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柿子产业区域分布广泛,缺乏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附加值低。柿子供给及消费市场增量有限,未来需深耕存量市场。目前中国人均水果表观消费量约为235kg,约为美国的2倍,而中国水果的产量仍在持续增长。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日水果摄入量为200-350克,即73-128kg/年。总体来看,包括柿子在内的国内水果市场供给充足,未来需要关注水果的精细化种植管理、精深加工及出口市场。

柿子产业的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但自动化机械设备推进缓慢。柿子采摘加工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我国重要的柿产区陕西富平县柿子采摘加工旺季需大量雇佣临时农民工,且年龄大多超过60岁。广西恭城柿子加工打包工人大多为40-60岁的中老年女性。因柿子产业深加工发展不足、产业附加值低,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外出务工,未来柿子采摘加工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势在必行。

中国柿子产业的精深加工产品品类不断丰富,但消费认知/接受度不高。消费者对柿子精深加工产品认知不足,市场接受度不高。超过70%的消费者很少购买柿子加工产品,行业标准不完善、高标准食品级加工厂数量较少、市场宣传及消费者认知培育不到位、网上流传柿子容易导致结石等缺乏科学依据说法等是当前柿子加工产品消费者认知及市场接受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甜柿在国内上百县市种植,逐步发展为全新的品种。甜柿品类目前缺少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在中国的甜柿销售市场,渠道和消费者对包装及描述中带有日文韩文等标识的产品更为认可,往往能卖出好价格,导致渠道端选择在大部分甜柿产品外包装上主打次郎、太秋等品名,严重阻碍了国内代表区域打造甜柿特色标识,打响区域公用品牌的产业升级战略。

柿子产业的未来,需要政策的支持,科技创新的推动,以及品牌建设的深化。政府应出台更多支持柿子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大科研投入,培育优质品种,提高种植管理水平,打造有影响力的柿子品牌。同时,企业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柿子产品的附加值,拓宽市场。消费者对柿子的认知也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来提升,以增加柿子产品的消费量。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2024年中国柿子产业发展白皮书》。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柿子产业发展白皮书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