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行业-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发布了《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能源转型的技术路径、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报告通过设定不同国际合作情景,探讨了加强国际合作对中国能源转型的潜在影响,并涵盖了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工业低碳转型、电制燃料等热点话题的专题研究。《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不仅为中国乃至全球制定能源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提供了有益参考,而且其中对于能源转型的深刻洞察和丰富数据,对于理解中国能源行业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能源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根据《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报告,中国的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非化石能源将占主导地位。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85%左右,而化石能源的比重将降至15%左右。这一转变意味着中国将实现从“2:8”到“8:2”的能源消费结构颠覆式变化。

能源转型的核心在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到2060年,中国发电总装机需要达到105.3~118.2亿千瓦,是2023年的4倍左右,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达到96%左右。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将大幅增长,尤其是光伏发电装机中,分布式光伏将占主导地位。这表明,电力系统将更加灵活和智能,以适应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

中国的能源转型不仅关乎国内发展,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贡献。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多边主义的重要性,呼吁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的行动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通过推动能源转型,中国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也为全球提供了低碳技术和发展模式。

能源转型的经济效益也不容忽视。报告指出,中国的能源转型将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改善。风电、太阳能发电产业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劳动工资率也将增长。这表明能源转型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然而,能源转型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中国的能源结构偏重、偏煤,电力需求快速增长,而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国土空间、系统消纳能力和储能成本等制约。此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任务艰巨。这些挑战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市场机制的完善来克服。

数字化和智能化是能源转型的新趋势。报告中提到,中国的能源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仍面临标准建设滞后、商业模式制约等挑战。未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在能源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电制合成燃料是能源转型的另一个重要方向。电制氢、氨、醇等电制合成燃料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途径。中国的电制合成燃料产业已初具规模,成本不断下降,但仍面临多重挑战,需要加大商业运营项目示范力度,提升全产业链技术经济性。

工业和建筑领域的低碳转型也是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部门通过普及节能低碳工艺技术、应用清洁能源、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能够以较少的能源资源投入和较低的碳排放支撑工业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建筑供热低碳转型则需要因地制宜,利用余热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力,实现零碳供热。

中国的能源转型国际合作也在不断深化。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一起,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协调发展,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分享新能源技术和装备。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能源转型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行业-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