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上海证券】财政专题-如何理解积极财政


近日,上海证券发布了一份名为《财政专题-如何理解积极财政》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2020-2024年中国公共财政支出未达预算目标的现象,并探讨了财政赤字、收入规模、调入资金等多个财政领域的关键指标。报告指出,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政府性基金支出和社保基金收入的表现各异,且预测了2025年财政政策将如何体现更加积极的姿态。这份报告不仅提供了宏观经济的深度解析,还对财政政策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前瞻性的见解,其中包含了对政策效果的评估和潜在风险的提示,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洞见。

积极财政政策下的中国经济趋势

近年来,中国的财政政策一直以积极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特别是在2020-2024年间,公共财政支出始终未能触及预算目标,这一现象在2025年将如何转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根据上海证券发布的《如何理解积极财政?——财政专题》报告,我们可以深入探讨积极财政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报告指出,2020年至2024年,中国的公共财政支出连续五年未能达到预算目标。赤字率在2020年达到3.6%的高峰后,其他年份均在3.2%及以下。赤字规模在2020年大幅上升至3.7万亿以上,之后虽有下降,但在2023-2024年再次大幅上升。这一变化表明,政府在财政支出上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以应对经济波动。

在收入端,2020年和2021年的收入分别超出预算约2500亿和5000亿,而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则分别低于预算约6000亿、500亿和4000亿。这反映出税收收入的不稳定性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同时,调入资金及使用结余虽在2020年大幅增加后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1.5万亿以上,远高于2018年以前的数千亿水平,显示政府在财政资金运用上的灵活性。

政府性基金支出方面,自2019年以来,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持续低于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调入与结余资金、特别国债、专项债等构成了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但并非全部用于支出。2019-2021年,实际收入大于预算收入,但实际总收入更少比例用于支出;2022-2024年,收入不及预算,且用于支出比例下滑。这一趋势表明政府在基金支出上的紧缩。

社保基金账户收入常年超预算目标,滚存结余持续增加。除2020年疫情影响外,社保基金账户滚存结余逐年增加,且大于预算目标。这说明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运作相对稳健,为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2025年,报告预测新发政府债券将在13.64-15.34万亿之间,较2024年大幅增加。财政公共预算科目、政府性基金科目与社保基金科目三个账本总支出将由2024年的不到50万亿提升到54万亿以上。这一预测显示政府在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政策效果方面,报告认为财政政策对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部分消费行业有促进作用,但整体消费的提升仍取决于居民收入与就业预期的改善。出口链受美国加征关税的实际落地情况有待观察,而专项债资金收购存量商品房的政策虽有一定作用,但在收入、就业预期以及房价不涨预期下,居民和企业部门可能不会大幅跟随。

风险提示方面,报告指出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可能迎来较大变化,中国经济复苏、居民消费意愿提升不及预期,民营企业投资积极性有待提高。这些风险因素需要密切关注。

综上所述,积极财政政策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调整赤字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增加政府债券发行等方式,政府试图在稳定经济增长和防范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然而,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和外部风险的存在,要求政府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更加精准和审慎。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上海证券发布的《如何理解积极财政?——财政专题》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上海证券】财政专题-如何理解积极财政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