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促会产业促进部近日发布了《日本营商环境报告2024》。这份报告全面梳理和分析了日本最新出台的法案与政策,并通过实地走访、线上线下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调研在日中资企业,旨在反映中资企业声音,推动日本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报告涵盖了中日经贸合作现状、日本宏观经济走势、企业对日本营商环境的评价等多个维度,提供了对日本市场准入、公共采购、数字经济、金融税收、绿色经济、出口管制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和建议,是了解和评估日本营商环境的重要参考资料。
《日本营商环境报告2024》揭示了中日经贸合作的现状与挑战。报告指出,尽管中日双边贸易额有所下降,但降幅已大幅收窄,中国仍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通胀水平提升,外贸出口表现亮眼,但外商直接投资却出现下滑,这些都对两国经贸合作产生了影响。
日本营商环境总体评价较好,近六成企业认为日本营商环境较好,三成企业认为有改善。然而,日本经济政策的“泛安全化”趋势加剧,阻碍了正常经贸往来,近半数企业感受到经济问题“泛安全化”的加剧,近四成企业投资经营受到“经济安保”的负面影响。日本滥用贸易救济措施频繁针对中国产品,超八成数量在征反倾销税针对中国产品,针对电池关键材料加强贸易救济措施,这些都给中日产业链协同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日本市场环境变化也给企业在日发展带来挑战。日本宏观经济环境转好仍不明朗,外资企业较难实际享受优惠政策,四成中资企业在日面临用工困难,中资企业面临社会舆论环境恶化。公共服务效率问题阻碍经营,行政审批规范问题未有改善。这些因素都对中资企业在日本的营商环境造成了影响。
报告建议,日本应不断稳固中日经贸合作,摒弃贸易保护主义举措,坚持开放包容政策方向,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提升服务外资企业水平。在市场准入方面,日本扩大外商投资事前审查的核心行业范围,修改核心行业领域的日本上市企业清单,拟将迂回出口产品列为反倾销关税对象,对中国电池材料等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这些问题都对中资企业在日本的经营造成了困扰。
在公共采购方面,日本施行基础设施领域供应商资格审查,提高初创和中小企业公共采购份额,建设面向云服务的公共采购数字平台。但在RCEP政府采购领域,日本未进行立法调整,超四成企业认为资格审查提升采购门槛,信息服务企业受供应商资格审查影响大,三成企业认为采购规则透明度有待提升。
数字经济方面,日本修订《个人信息保护法》,通过《智能手机特定软件竞争促进法》,出台全球战略促进个人信息安全传输,发布《统合创新战略2024》推动AI技术创新,修订《隐私标志个人信息保护管理系统指南》。然而,九成企业认为数字经济环境仍有改善空间,超四成企业认为数字领域外资审查逐步收紧,超六成企业认为半导体补贴影响市场公平竞争。
金融税收方面,日本结束负利率政策并两次加息,创设四个金融资产运用特区,实施特区税收优惠及改革措施,公开发行日本气候转型主权债券,推出战略物资相关税收减免优惠。但超六成企业对日金融环境评价一般,银行等金融行业隐性壁垒较高,近九成企业认为税收环境一般。
绿色经济方面,日本出台《绿色转型推进战略》,发布新版《氢能基本战略》,绿色创新基金持续保障低碳发展,接受海外符合条件的碳信用,推出《气候转型债券框架》。但绿色经济市场整体环境仍有改善空间,超六成企业认为较难公平参与绿色产业,超四成企业认为绿色产品贸易壁垒增加。
出口管制方面,日本对多国实体出台多物项出口管制措施,外国最终用户清单新增四十二个实体,新增五项半导体领域技术出口管制措施,建立实施技术转让管理的官民对话制度。近六成企业反映受出口管制负面影响,超四成企业认为出口许可证申请较难,官民对话制度扩大出口管制范围。
通过这份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中日经贸合作的潜力与挑战并存。日本在多个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改善营商环境,但同时也存在着对外资企业不利的政策和做法。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日本营商环境的窗口,也为我们提供了与日本进行经贸合作的参考。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