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近日发布了《商业航天行业报告:商业航天方兴未艾,低轨卫星星座建设加速》。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商业航天行业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低轨通信卫星作为未来商业航天的重要趋势,涉及产业链的上游卫星制造和AIT、中游卫星发射服务及地面设备制造、下游卫星运营和应用等多个环节,并预测了行业未来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报告中提供了详尽的数据支持和政策分析,对投资者理解商业航天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把握投资机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商业航天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商业航天活动逐渐成为航天产业的主体力量。低轨通信卫星作为商业航天的重要方向,正引领着行业的未来趋势。
商业航天,简单来说,就是以赚钱为主要目标的航天活动。这个领域包括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等多个方向,目前市场上以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为主。美国的SpaceX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的“星链”项目通过发射大量低轨通信卫星,提供全球互联网覆盖服务。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和中国是发射航天活动的主要国家。据统计,2024年美国和中国的发射次数分别占全球总发射次数的60%和26%。而且,商业航天发射次数近年来呈现翻倍增长,到2023年已经超越了非商业航天发射次数,占总发射次数的比例达到了56%。
商业航天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的卫星制造和AIT(总装、集成和测试),中游的卫星发射服务及地面设备制造,以及下游的卫星运营和应用。这个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相互依赖,共同推动着商业航天行业的发展。
经济规模方面,2022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达到了4276亿美元,中国市场也超过了万亿元人民币。从2015年到2021年,中国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2%。这表明,商业航天不仅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也是一个经济规模庞大的产业。
未来,商业航天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驱动因素包括国家政策的支持、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增长。例如,我国政府在2025年的工作报告中强调了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此外,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及卫星超级工厂的建设,将显著提升我国商业航天的运力,实现“百箭千星”的目标。
具体到市场空间,我们的测算显示,2024至2030年,我国商业航天上游卫星制造累计市场空间约3688-4637亿元,中游卫星发射服务累计市场空间约648-818亿元;至2030年,中游卫星地面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约5761亿元,下游卫星通信服务市场空间约1463-1633亿元。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商业航天卫星通信产业链整体增量约6536-7655亿元。
投资建议方面,我们给予商业航天行业“推荐”评级。建议重点关注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企业,包括上游的卫星制造和AIT企业,中游的火箭发射和地面设备制造企业,以及下游的卫星运营和应用企业。
风险方面,我们提示几点:首先是卫星发射进展可能不及预期;其次是相关技术发展可能不及预期;再次是国家政策可能发生变化;此外,模型测算存在风险;最后是国内国际市场发展可能不一致。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国海证券发布的商业航天行业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