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近日发布了《深海科技六问六答,深海开发始于海洋探测,信息化与工具载体先行》的行业深度报告。该报告详细分析了深海科技的内涵、技术手段、国家战略考量、沿海省份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深海产业链构成及深海开发的优先方向等关键问题,为投资者提供了深海科技领域的全面视角。报告中指出,深海科技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对保障资源安全与能源自主至关重要,也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中,深海平台装备与信息化建设被强调为深海开发的优先方向,而深海油气开发则因其商业化成熟度较高而成为投资的热点领域。这份报告为理解深海科技的战略意义和投资价值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洞见。
深海科技:探索未知深海的钥匙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志着深海科技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深海科技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战略资源的稳定供应,也是推动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型的重要一步。深海科技领域的技术突破,尤其是国产替代加速,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动力。载人深潜器、超深水钻井平台、耐压材料等关键装备的国产化率不断提升,显示了中国在深海装备制造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深海资源的巨大潜力,是推动深海科技发展的核心动力。全球95%的深海区域尚未开发,深海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和多金属结核等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不仅能减少对外依赖,还能在全球资源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深海生物资源的独特基因和生态系统,为医药和生物工程提供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深海生物医药业作为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发展,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投资深海科技,就是投资未来。在深海科技领域的标的选择上,可遵循两大思路。一是聚焦于前期具备优先建设潜力的方向,包括深海平台装备与深海信息化两大板块。深海平台装备方面,水下机器人是极具代表性的前沿工具。深海信息化领域,声纳技术与海底观测网能实时监测海洋环境参数。二是着眼于商业化成熟度较高的深海油气开发方向。深海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技术经过多年积累已趋于成熟,相关产业链完善。
深海科技的发展,也面临着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等风险。政策支持力度和实施进度可能不及预期,技术瓶颈和迭代迅速可能削弱企业竞争力,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较高。此外,深海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环保监管趋严,企业可能面临更高的环保标准和更复杂的环评流程。
深海科技的发展,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深海资源的深度开发。深海资源的开发,尤其是油气资源,已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方向。全球34%的石油和44%的天然气资源分布在深海,我国南海55%的油气资源也位于海底。深海油气开发已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方向。在生物医药领域,深海生物资源具有独特的基因和生态系统,为医药和生物工程提供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深海科技的投资,需要关注政策、技术、市场和环境等多方面的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需求不确定性风险、深海环境破坏风险、前期巨量资金投入风险,都是需要投资者密切关注的。深海科技项目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用于技术研发、设备购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然而,项目回报周期长,资金流动性差,企业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深海科技的发展,是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一步。通过深海科技的突破,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深海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战略资源的稳定供应。同时,深海科技的发展,也为我国在全球资源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提供了有力支撑。深海科技,是探索未知深海的钥匙,也是实现海洋强国梦想的必由之路。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东吴证券发布的《深海科技六问六答》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