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源证券近日发布了《智能驾驶行业报告 – 智驾行业风起正当时,智驾芯片充分受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自动驾驶芯片市场的现状与前景,指出智能驾驶渗透率的持续增长以及国内外汽车行业头部企业在智驾领域的重点布局。报告详细探讨了智驾芯片市场的扩容、行业壁垒,并对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芯片及智驾解决方案厂商地平线和黑芝麻进行了案例分析。报告中还包含了对行业风险的提示,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市场洞察和投资参考。
智能驾驶行业正站在风口之上,智驾芯片成为关键受益者
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速度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根据华源证券发布的行业报告,全球高阶智能汽车的渗透率正在快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具备高阶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超过65%,智能汽车的整体渗透率也将提升至96.7%。在中国,这一趋势更为明显,预计到2030年,智能汽车的渗透率将达到99.7%,高阶自动驾驶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8.1%。
智驾芯片市场规模超百亿元,增长潜力巨大
随着智能驾驶功能的不断渗透,智驾芯片市场也在持续扩容。2023年全球ADAS SoC市场规模达到275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8年将增至925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5%。中国市场的增长更为迅猛,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96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6%。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也预示着智驾芯片市场的巨大潜力。
国内外汽车行业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智驾领域
面对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汽车行业的头部企业都在重点布局智驾领域。比亚迪、特斯拉、华为等企业都在积极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比亚迪在2024年实现销量领先,全年总销量达到427.2万辆,其中乘用车的海外销量为417204辆,同比增长71.9%。特斯拉的FSD驾驶里程加速增长,AI训练计算力的高速增长,价格调整以促进FSD装配率提升。华为则发布了乾崑ADS 3.0架构,实现了全新的端到端设计,提升了感知、决策和控制的联动效率。
智驾芯片行业壁垒显著,国产厂商份额占比提升
智驾芯片行业的研发难度大,技术准入门槛高,研发/流片费用昂贵,资金门槛高,产品迭代速度快,量产周期长,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智驾芯片行业的显著壁垒。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产厂商如地平线和黑芝麻智能等正在快速崛起,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地平线在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乘用车标配前视一体机计算方案市场中,以43.5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较2023年提升近20个百分点。黑芝麻智能则专注于开发车规级SOC,其中包括华山和武当两个系列,华山系列涵盖A1000、A1000L和A1000Pro,其中A1000于2020年6月推出并于2022年实现大规模量产,在INT8精度下可提供58TOPS的算力,是中国首款具备自有IP核并获得ASIL-B及AEC-Q100 2级认证的L2+/L3自动驾驶SoC。
地平线和黑芝麻智能,智驾芯片领域的双星
地平线作为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芯片及智驾解决方案厂商,其产品解决方案产品包括Horizon Mono、Horizon Pilot和Horizon SuperDrive,覆盖从主动安全高级辅助驾驶到高阶自动驾驶的多层次场景。黑芝麻智能则以华山系列高算力SoC平台为依托,正在向高阶智驾芯片突破,A1000 Pro是国内率先突破100TOPS的自动驾驶SoC,性能更高的A2000,设计算力达250+TOPS,进一步拓展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市场需求。
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智驾芯片市场的扩容,也为国产厂商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地平线和黑芝麻智能等国产厂商的快速崛起,不仅打破了国际厂商的垄断,也为国内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智驾芯片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华源证券发布的《智能驾驶行业报告》,文章只是对报告内容做了总体的介绍,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