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科技与标准研究所近日发布了《制造业创新指数报告(2024)》,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产出、创新协同和创新绩效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变化趋势。报告指出,尽管国家级制造业创新指数稳步提升,但增速有所降低,同时省级制造业创新指数显示,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在制造业创新发展中表现突出。这份报告为理解中国制造业创新现状和未来趋势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分析,是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和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
创新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赛迪制造业创新指数报告(2024)》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指数,揭示了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国家级制造业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制造业创新指数稳步提升,但增速有所降低。从2014年到2022年,制造业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299,年均增速为11.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创新资源、创新产出、创新协同和创新绩效的全面提升。其中,创新协同的提升领跑,显示出我国制造业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活跃态势。
在创新资源方面,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和人力投入强度均有所增长。然而,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却有所下降,这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研发经费的使用效率。创新产出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数和专利申请数均显著增长,显示出我国制造业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
创新协同指数保持较快增速,这得益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和技术市场交易合同金额的增加。这表明我国制造业在外部合作和技术交易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然而,创新绩效指数的提升速率有所降低,这可能与高技术产业的增长放缓有关。
在省级制造业创新指数方面,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安徽、北京、湖南、上海和四川位列前十,显示出这些地区在制造业创新发展中的领先地位。广东在创新资源、创新产出、创新协同和创新绩效方面均位居全国第一,显示出其在制造业创新中的强劲动力。
从创新资源指数来看,广东、江苏、浙江的指数得分均在200以上,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地区的创新投入相对充足,为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创新产出指数方面,广东、江苏、浙江依然位于第一梯队,其中广东的创新产出大幅领先其他省份。
创新协同指数方面,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领先全国,显示出这些地区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活跃态势。而创新绩效指数中,广东省的创新绩效位列全国第一,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显示出广东省在高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方面的强劲发展。
创新环境指数方面,广东、江苏、山东排名前三,显示出这些地区在创新环境建设方面的努力。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减少1个,这提示我们创新环境建设仍需加强。
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来观察中国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它不仅展示了各地区在创新资源、创新产出、创新协同和创新绩效方面的表现,还揭示了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潜力和挑战。通过这些数据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创新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赛迪制造业创新指数报告(2024)》。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