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风证券发布了一份名为《日本新材料发展复盘_我国新材料标的投资思路》的行业研究报告。该报告详细回顾了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新材料领域的发展经验,并以此为借鉴,探讨了中国新材料产业的现状与投资策略。报告指出,日本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自主创新以及“产官学”相结合的模式,成为科技创新强国。报告还分析了中国在新材料领域的发展成就与挑战,并提出了针对中国新材料企业的投资思路,包括关注平台型新材料企业、把握材料的“1-N”进程以及长期跟踪前沿材料的发展进度。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新材料行业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投资方向的宝贵视角和深刻见解。
新材料行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从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逐渐走向自主创新,成为科技创新强国。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新材料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还需要企业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
中国在新材料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关键材料对外依存度较高,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产业化率偏低。这些问题的存在,意味着我国新材料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投资角度看,平台型新材料企业值得长期关注。这类企业依托底层技术拓展多领域应用,产品多元化,抗周期性强,能够在经济周期波动中保持稳健增长。
具体到公司层面,鼎龙股份和华懋科技是两个值得关注的平台型新材料企业。鼎龙股份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材料和打印复印通用耗材企业,其CMP抛光垫产品营收大幅上升,研发费用率保持在10%上下,显示出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华懋科技则是汽车被动安全领域的龙头企业,通过收并购不断拓展材料领域,展现出公司的扩张潜力。
除了平台型公司,我国还有许多潜在的新材料平台型企业,如时代新材和凯盛科技。时代新材以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先,产品已经应用至风电、汽车、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凯盛科技则聚焦高端化、量产化、国际化发展,其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业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在新材料投资思路上,把握材料的“1-N”进程至关重要。我国多数半导体材料及部分电子材料还没有国产化,关键在于把握哪个公司率先实现从1到N的突破。例如,徐州博康作为国内主要的产业化生产中高端光刻胶单体企业,随着整个产业链国产化率的提升,业绩弹性可期。
前沿材料的发展也需要长期跟踪。这些材料还在产业化的早期,需要更长时间跟踪技术的变化及产业化落地的时点。目前前沿材料包括超材料、超导材料、碳纳米管、钙钛矿、高端气凝胶等。
在政策支持方面,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建设方案》等,旨在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总体来看,我国新材料产业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我国新材料产业有望实现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转变。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天风证券发布的《日本新材料发展复盘与我国新材料标的投资思路》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