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近日发布了《中国人身险产品变迁历史与未来展望系列报告(一)》,该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人身险产品在过去40年间的演变历程,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报告指出,从单一的保障型产品发展到多元保障结合长期储蓄的复杂产品形态,中国人身险市场经历了多次重大变迁。这些变迁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变化,也与政策导向、市场竞争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密切相关。报告中还详细讨论了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年金保险等产品类别的发展历程,以及普通型、分红型、投资连结型和万能型等产品设计类型的市场表现,提供了对中国人身险行业深度理解的宝贵视角。
中国人身险产品变迁历史与未来展望
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的人身险产品经历了多次变迁,从单一的保障型产品发展到今天的多元保障加长期储蓄型产品。这个变化不仅仅是产品种类的增加,更是市场需求、政策导向和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身险产品的变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最初的1980-1998年,市场上主要是简单的寿险产品,保障程度较低。随后的1999-2012年,投资型寿险产品如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开始出现,满足了客户更多元的理财需求。2013-2019年,健康险和万能险进入快速更迭时期,重疾险得到了快速发展。2020年至今,惠民保、年金险等产品开始争相发展,特别是增额终身寿险和分红险,成为市场的新宠。
健康险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重疾险的增长,与人们对健康保障需求的增加密切相关。2014-2018年,重疾险年度新单保费收入由313亿元增长到10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5.7%。但到了2019年,重疾险新单保费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这表明重疾险市场已经从快速增长期进入了调整期。
与此同时,万能险的发展也经历了起伏。2013年,万能险费改取消了最低保证利率不超过2.5%的限制,万能险迎来新一轮崛起。但随后,由于监管政策的收紧,万能险的增长势头被终止。2019年,万能险、分红险、传统寿险占比分别为27%、39%、32%,万能险占比较2018年下降1pct,万能险市场进入一个衰退期。
分红险的发展,是保险公司在利差损阴影下寻求主动转型的结果。分红险具备“保证收益+潜在分红”的特点,既能给予客户保证收益,又能分享潜在高额分红,因此成为了当前客户资产配置的优选。但分红险销售存在很多痛点,市场能否顺利接受分红险仍有待观察。
资管新规重塑理财环境,监管调整预定利率水平,增额终身寿险迎来发展机遇。增额终身寿险提供生命安全的保障、稳定保底的收益,具有财富安全、身价保障、退休安排、传承的四大作用。随着市场长端利率快速下行,增额终身寿险一跃成为人身险市场最受欢迎的储蓄型产品。
展望未来,人身险产品的发展将继续受到市场需求、政策导向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健康险、养老险、增额终身寿险、分红险等产品将争相发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保障和理财需求。保险公司需要不断创新产品,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东吴证券发布的《中国人身险产品变迁历史与未来展望系列报告(一)》。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