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华博思特】联合【FFC功能性食品大会组委会】发布了《2025中国功能性食品消费大数据与产业发展大模型》(白皮书),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中国功能性食品产业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指引下的发展趋势、挑战与机遇,以及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协同驱动,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报告中不仅系统梳理了行业现状,还深度剖析了功能性食品产业的创新路径,提供了科学参考,以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助力中国功能食品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报告内容详实,为行业决策者、企业战略布局以及科研攻关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是一份极具价值的行业分析资料。
在中国,功能性食品产业正站在一个新的风口上。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推进,这个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功能性食品,简单来说,就是那些除了基本营养外,还能给身体带来额外健康益处的食品。这个市场正在快速增长,预计到2027年,中国营养健康食品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
这个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因为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增加,更是因为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现在,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吃饱,更追求吃好,吃出健康。功能性食品,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比如,针对视力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产品;针对肠道健康,益生菌和益生元产品受到追捧;而对于睡眠问题,含有褪黑素的饮品也越来越多。
但是,这个行业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认知还不足,很多人分不清功能性食品和药品的区别。此外,技术创新和市场转化之间也存在瓶颈,一些功能性成分的吸收率提升技术尚未突破。还有,全球化竞争和本土化适配之间的矛盾,也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日本功能性食品产业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日本企业凭借“药食同源”战略,深耕40年,培育出了市值超千亿的巨头。他们重视产品主义,长期投入研发,紧跟消费者需求,重视消费者心声。这些经验,对中国功能性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中国,东阿阿胶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它通过强化品类价值,丰富产品矩阵,积极拓展多元消费场景,实现了从“传统滋补龙头”到“全球健康品牌”的战略跃升。东阿阿胶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产品的高品质,更在于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
功能性食品产业的发展,需要企业有清晰的战略定位,需要不断创新,紧跟消费者需求变化。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行业的规范。只有这样,这个行业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才能真正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2025中国功能性食品消费大数据与产业发展大模型》白皮书。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