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术桥发布了《谁在重塑中国高校人才生态–2024年中国高校人才服务洞察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剖析了中国高校人才生态的现状与趋势。报告基于2024年度学术桥平台的数据,详细分析了高校教师人才市场的求职者特征、求职偏好、学术成果等关键指标,揭示了高校人才引进的新动向和选拔新标准。报告中指出,随着博士生数量的增长和高校招聘门槛的提升,高校人才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而海外经历和科研成果成为求职的硬通货。这份报告为理解中国高校人才生态的变化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数据支持,对高校人才引进策略和求职者职业规划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高校人才生态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份《2024年中国高校人才服务洞察报告》为我们揭示了这场变革的多个维度,从国际人才流动的新趋势,到高校教师队伍的性别比例,再到青年博士生的求职动态,报告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深刻的见解。
报告显示,全球人才流动趋势愈发显著,中国的引才吸引力逐步增强。地缘政治的波动、全球人才引进竞争的激烈以及远程工作环境的兴起,都对高校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国家战略的推进为高校人才引进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海外人才回流趋势明显,高层次人才回国发展的意愿显著增强。
在高校专任教师数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女性教师略多于男性,这一现象可能与高校对博士配偶的配套政策有关。而青年男性博士生成为求职的主力军,理工科博士居多,这反映了理工科博士倾向于进入高校任教的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选择进入其他单位工作,这对高校相关学科师资储备可能产生影响。
求职高校教师人群中,男性占比较高,达到58.70%,而年龄集中在26-35岁,说明中青年博士占据绝大多数的位置。求职者主要来自中国大陆,海外归国人才中英国占比最高,这表明国内发展环境的吸引力以及国际化趋势的加强。
在求职高校教师人群中,人工智能研究方向人员的背景和实力非常出色,他们大多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聚焦于人工智能的多个细分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学科背景。此外,求职高校教师人群发表SCI论文数量集中在1-5篇,这显示了求职者的科研积累能力和学术水平。
报告还提到,153场活动织就了全球引才网络,山东在各类招聘活动中表现活跃,海外招聘会60%由顶尖高校主导。这些活动不仅为高校提供了展示实力的平台,也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内推服务的兴起,特别是一对一猎头服务,掀起了精准引才的变革。这种服务方式最受青睐,因为它能够更精准地匹配人才和高校的需求,提升招聘效率和质量。
在入职案例分析中,我们发现“双一流”高校占比31.62%,华东地区成为人才磁场。这表明经济强区加上专业的服务,形成了强大的人才吸引力。同时,超半数的入职人才本科学历为“双一流”高校,海外经历和科研成果成为求职的硬通货。
入职案例中,理工科人才占据主导,工学、理学占比领先。有工作经历的人占38.57%,大多数为博士后,这表明工作经历在求职中的重要性。受聘职务中超26%为高级职称,显示了高校对高级人才的需求。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2024年中国高校人才服务洞察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