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百货商业协会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利丰供应链研究院发布了《2024-2025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2024年中国百货零售业的发展特点、面临的挑战、数字化建设的重点以及转型升级的趋势,指出行业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降、高端消费下滑、降本增效成为共识等背景下,正通过多元化调改、并购重组等方式寻求增长突破,并强调了数字化及AI技术在提升运营效率和绿色消费趋势中的重要作用。报告中还包含了对政策需求及建议的深入探讨,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参考。
2024年对中国百货零售业而言,是充满挑战与变革的一年。行业整体面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降的局面,高端消费市场尤为明显。在财富效应减弱、出境游回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百货零售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型。
经济稳健发展背景下,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均有所增长,显示出消费市场的活力。然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却低于预期,电商和餐饮增速仅维持个位数,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不足成为制约消费增长的核心因素。百货店、品牌专卖店的零售额分别下降2.4%和0.4%,而便利店、专业店、超市的零售额却有所增长,这反映出消费者对便捷性和专业化服务的需求增加。
百货零售业的转型压力巨大。调查显示,73%的样本企业销售额同比下滑,72%的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客流量和客单价的下降,是百货零售企业面临的直接挑战。高端消费市场的萎缩,不仅是因为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消费者预期不乐观,也因为奢侈品消费外流,尤其是到亚太地区和欧洲。这要求百货零售业在调改升级中,不仅要注重形象的提升,更要关注品牌和运营的提升,实现表里兼修。
在存量市场中,降本增效成为行业共识。企业从渠道建设转向内部挖潜增效,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员工人数的减少,是企业主动进行内部提质增效的直接体现。同时,多元化的调改升级成为企业寻求增长突破的重要途径。调查显示,66%的企业表示调改升级事件同比增多。国芳集团、双安商场、杭州大厦等通过战略转型适应消费需求的结构性变化,推动百货零售业加速从传统卖场转型。
并购重组案例的增多,也是百货零售业重塑竞争格局的一大特点。重庆百货吸收合并重庆商社,北京华联收购美好生活股权,友阿股份计划购买深圳尚阳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这些案例反映了零售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趋势。
面对挑战,百货零售企业纷纷进行转型升级,并呈现出五大趋势。一是面向代际消费的调改升级将持续深入,二是与品牌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实现互助成长,生态共赢;三是场景化和体验式的消费不断发展,将促进商场的品质提升;四是数字化及AI的深入应用将驱动企业运营效率不断提升;五是绿色消费逐渐成为新的消费趋势,商场将注入更多绿色元素。
数字化建设成为百货零售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企业对CRM或会员系统、营销系统的改造意愿强烈,商业智能(BI)或报表系统的不满意程度较高,显示了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AI的应用虽然处于初级阶段,但其对零售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政策的支持对百货零售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推出,为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发行消费券、开展专项补贴、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市场的复苏。
绿色低碳成为新的消费趋势,百货零售企业正通过创新方式向绿色和低碳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上海黄浦区的“无废商圈”项目,通过化妆品空瓶回收、共享书柜等措施,积极践行绿色低碳购物消费理念。
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这份《2024-2025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