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基山研究所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迈向共建共享的零碳能源未来——全球农村能源合作社的经验与探索》的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全球农村能源合作社在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零碳目标中的作用,探讨了它们的发展历史、商业模式、以及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带来的效益,并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机遇。报告中提供了丰富的国际经验,对于理解农村能源合作社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促进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提升社区福祉具有重要价值。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农村能源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兴的合作模式和市场主体,正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其独特的潜力和价值。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整合本地资源,实现能源的自主生产和消费,还能减少对外部能源供应的依赖,推动能源的本地化管理。农村能源合作社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在推动能源公平转型、地方经济发展、增强社区福祉、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村能源合作社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角色不容忽视。它们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有力抓手,通过资源整合能力有效聚合土地和屋顶资源,部署包括分布式光伏、风电、地热、生物质和农村小水利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开发项目。这些项目提升了农村能源可及性和供给可靠性,减少了对集中式化石能源系统的依赖,并促进了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分散化。此外,农村能源合作社还成为能源转型可持续推进的重要基石,通过鼓励社区成员参与和支持本地能源项目,引导社员成为可再生能源产消者,在区域内生产、共享和消费电力,减少能源运输成本、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就近就地消纳潜力。
农村能源合作社的发展对于我国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新能源呈倍增式发展态势,逐步扭转了长期以来用能结构单一的问题。农村新能源产业发展有力推进了农村能源低碳转型,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吸纳投资、增加非农就业、提高当地税收等多维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全面绿色转型背景下乡村发展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但当前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在体制机制、可持续运维、源荷协同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瓶颈,如屋顶光伏等分布式能源装机增长速度远超当地平均负荷,就地就近消纳难度高;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速度还未匹配上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源网不匹配导致电网设备运营风险不断增加;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益分配不均衡、农村清洁供暖“返煤”、户用沼气废弃等现象仍然普遍。
农村能源合作社的国际经验对于我国农村能源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国际上,农村能源合作社的实践直指农村能源转型的核心问题,为能源项目的资源整合、技术应用、社区参与和公平分配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例如,英国政府在2014年发布了专门的《社区能源战略》,为赋能公民和社区参与可再生能源生产运营、能效管理、能源采购等提出了一系列激励和保障措施;意大利《国家恢复和复原计划》已拨款22亿欧元用于支持能源社区;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为基于社区的清洁能源项目提供了额外的财政激励措施。
农村能源合作社的国际经验启示我们,要构建开放多元的农村能源开发体系,探索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整合消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合伙制、股份制等不同组织制度,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多层次、复合型现代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格局,最大化清洁能源发展的潜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助力于农村地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
农村能源合作社的未来发展,需要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政策支持是许多国家和地区能源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我国来说,良好的政策环境也将对未来农村能源合作社/村集体等新型能源经营主体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数智化技术为农村能源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加速技术创新和典型模式的试点示范,促进农村能源合作社不断在能源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加强公众沟通和能源教育,激励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也是农村能源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方面。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落基山研究所发布的报告《迈向共建共享的零碳能源未来——全球农村能源合作社的经验与探索》。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