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开源证券】银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稳健红利底色_跟随复苏脉络


近日,开源证券发布了一份关于银行业的研究报告,名为“稳健红利底色,跟随复苏脉络——银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该报告深入分析了2025年第一季度上市银行的业绩表现,探讨了银行业面临的“量价平衡”挑战,并预测了负债成本下降对净息差的支撑作用。报告还涉及了银行资产质量的变化,特别是对公和零售贷款的趋势,以及信用成本的低位运行情况。此外,报告提出了投资建议,强调了稳健红利底色下的估值修复机会,并提示了宏观经济增速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这份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入见解,是理解当前银行业动态和制定投资决策的宝贵资料。

银行业在2025年第一季度面临了业绩小幅承压的局面。上市银行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均呈现出边际小幅承压的现象,其中上市银行的营收同比增长率为-1.7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1.20%。城农商行的营收降幅较大,而国有行和股份行的利润降幅更为显著。这种业绩的变化主要归因于规模贡献的弱化、息差的拖累以及非息和拨备的支撑减弱。

在负债端,高息存款的整改效果开始显现,2024年上市银行的付息率下降至1.98%。展望2025年,预计负债成本将继续下降,从而支撑净息差。资产端方面,信贷的持续性成为关注点,2025年第一季度信贷靠前投放仍具有冲量特征。2024年贷款与投资收益率差值收窄至69BP,预计上市银行将加快存量资产兑现投资收益。

在资产质量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上市银行的不良率为1.23%,环比2024年末下降1bp。对公不良率下行至1.32%,较2023年改善20BP,尤其是房地产不良率大幅下降。零售不良率为1.13%,较2023年上升25bp,自2021年以来已连续三年上升。2024年上市银行的信用成本为0.65%,处于历史低位。

投资建议方面,报告建议关注稳健红利底色和复苏预期下的估值修复。预计2025年银行业绩表现基本稳定,营收和净利润增速稳步回升。推荐中信银行,并关注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和北京银行等稳定股息的红利策略持续性。顺周期标的推荐苏州银行,受益标的包括江苏银行、成都银行和常熟银行。

风险提示方面,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这可能导致实体企业贷款需求减弱,银行资产质量恶化。

在存款结构的变化方面,对公活期存款占比下降而个人定期存款上升。2024年,上市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加权付息率分别为1.91%、2.09%、2.17%、1.98%,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0BP、14BP、14BP、15BP。这种变化反映了近年来大小行负债成本走势的分化,以及高息存款整改对负债成本的影响。

监管思路的推演表明,2025年难有超自律存款,存款成本或将继续降低。近年来,监管层通过多种措施防资金空转和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包括限制高息揽存工具和打击资金空转。2025年初,大行出现了负债荒,这与监管防空转和降成本的思路有关。

资产端方面,国股及城商行信贷占比边际提升,农商行增加金融投资。2025年第一季度,上市银行整体增配信贷资产,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均上升。股份行提升幅度为0.40pct最显著,而农商行信贷比重环比下降0.50pct。

信贷投放方面,3月人民币贷款新增3.64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余额同比增长7.4%。3月信贷增量为过去5年来第二高,信贷总量读数较强但结构上以短贷冲量为主。人民币中长贷增速7.0%仍处低位,实体需求回稳仍待观察。

在金融投资方面,2024年末国有大行金融资产投资合计57.37万亿元,占总资产的28.7%;八家股份行金融资产投资合计19.82万亿元,占总资产的28.35%。2024年大行保持较高的金融投资增速。

持有账户策略方面,FVOCI投资继续扩大。2024年末国有行FVOCI投资占比较上年提高4.1pct,股份行提高2.1pct。金融投资持有期限近年来拉长,2024年开始收缩。

在不良率方面,上市银行不良率保持平稳。2025年第一季度上市银行不良率为1.23%,环比2024年末下降1bp。不良额环比增长3.79%,较2024年末增速大幅提升。当前不良率处于低位平稳水平,一方面源于信贷规模增长稀释不良率;另一方面,大量不良处置与不良生成加速同步发生。

在拨备覆盖率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38.07%,环比下降1.96pct;拨贷比为2.94%,环比降4bp。其中城、农商行拨备调降幅度更显著,2025年第一季度城、农商行拨备覆盖率环比分别下降7.12pct和4.63pct。

银行股的行情复盘显示,2022年初至今,银行股较沪深300始终获得相对收益。经济下行期,银行股凭借低估值、高股息成为防御首选;经济复苏期,政策宽松改善盈利预期,市场对银行基本面预期乐观。

银行股的投资逻辑之一是国有行红利属性的再强化。定增前后A/H股息率变化测算显示,定增后国有行股息率受摊薄影响均有限,且A股股息率仍位于4%上方,相较于无风险资产,其收益率仍具投资价值。长期看,国有行盈利水平受资本补充提升。

国有行具备拨备释放基础,这主要取决于对资本影响小和不良资产结构优且稳定两个因素。市场表现亦反映拨备带来的盈利确定性。2023年以来农行PB估值由四大行最低上升至最高水平,主要源于拨备释放空间充足,对应未来盈利确定性较强,股息稳定强化其红利逻辑。

国有行兼具拨备调节能力,强化未来盈利确定性。拨备调节能力主要取决于客群基础好的银行未来计提更少拨备和不良处置手段多元化,清收优先的银行盈利增长稳定两个因素。

国有行股息率虽下降,但仍有较强确定性。国有行股息率受股价上涨影响下降,但截至4月30日,仍高于部分城、农商行。

最后,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开源证券发布的《银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开源证券】银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稳健红利底色_跟随复苏脉络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