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el近日发布了《2025年知识产权行业前瞻研究:生产力提升之道——人工智能赋能知识产权》报告,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用现状、性能、质量和安全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报告通过对全球500多位知识产权专业人士的调研,揭示了AI技术如何影响知识产权专业人士的日常工作,并预测了未来五年内行业可能面临的五大挑战。这份报告为知识产权领域的决策者提供了宝贵的行业基准参考,内容丰富,涵盖了从AI应用的广泛性到数据驱动的洞见等多个维度,是理解知识产权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资料。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知识产权行业。根据Questel的最新研究,77%的受访者对采纳人工智能技术持积极态度,而只有5%的受访者抗拒或不愿冒险采用这项技术。这表明知识产权领域对AI的接受度已经非常高。
AI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用已达到临界点。76%的受访者认为采用AI能创造竞争优势,64%的受访者认为AI将永久改变知识产权专业人士的角色。58%的受访者积极使用知识产权AI解决方案,并指出其工作因此受益。46%的受访者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知识产权AI解决方案。
AI应用最普遍的三大领域是专利检索、商标检索和监测。77%的受访者正在积极寻求节省时间和成本的方法,45%的受访者认为AI技术的发展势在必行,42%的受访者对任何能够提高效率的技术都感兴趣。
绝大多数受访者希望其知识产权服务提供商同样采用AI解决方案。65%的受访者认为AI将彻底颠覆传统的知识产权服务供应商模式,73%的受访者表示,人工智能已经影响了他们对特定服务供应商的选择。
受访者普遍对AI输出的质量表示满意。42%的受访者认为专利翻译的质量超出预期,34%认为工作流程管理超出预期,32.5%认为知识产权立案备审/数据核验超出预期。41%的受访者认为商标检索的质量超出预期,41%认为监测超出预期,40%认为异议处理超出预期,40%认为品牌/商标创建解决方案可提供可用的初稿。
45%的受访者评估知识产权AI解决方案可节省至少25%的时间,33%预估预算节省达25%以上。知识产权专业人士最重视的六大功能是摘要生成、自然语言检索助手、翻译、聊天机器人/问答、图像检索和任务自动化。
受访者认为保密性和安全性与服务质量同等重要。53%的受访者更倾向于选择兼具灵活性与可用性的安全SaaS解决方案,18%选择本地部署模式。24%的受访者要求数据和处理地理位置必须位于本国,29%无特别偏好。
关于倾向使用的人工智能模型,受访者之间存在意见分歧。26%的受访者选择知识产权专用AI模型,20%选择通用型AI模型,14%偏好采用公开数据训练的通用模型。
数据驱动的洞见、集成软件与服务以及联动分析与维权活动正成为战略重点。知识产权专业人士最希望提升专利组合分析能力,从而优化续展与异议决策流程、完善预算预测机制、实现时间投入与成本效益的精准追踪。
知识产权管理技术的创新仍是争议话题。25%的受访者认为他们拥有过多零散的IP系统,23%表示他们所使用的知识产权技术相较于竞争对手已显落后,34%倾向于与一家知识产权服务提供商合作,48%倾向于与多家提供商合作但需要通过统一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我们的研究揭示了未来五年知识产权专业人士将迫切面临的五大挑战,其中AI技术位居榜首。这五大挑战包括:为您的组织甄选AI应用场景、AI与人类专业智慧的平衡之道、数据整合驱动管理升级、复杂问题的简化之道、知识产权与商业战略在动荡经济周期中的协同之道。
随着工作量持续增加,知识产权专业人士正面临降本增效的行业挑战。以AI为代表的知识产权管理技术能否提供最优解?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专业人士正日益倚重技术手段,以寻求更智能、更高效的工作方式。然而,当前市场上AI工具层出不穷,他们面临的下一个挑战在于:如何甄选出能够支持其首选工作模式的供应商与解决方案,而无需承担转型风险或完全替代现有流程。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Questel发布的《2025年知识产权行业前瞻研究:生产力提升之道:人工智能赋能知识产权》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