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金证券发布了《光伏2025年中期策略:供给侧困境反转见曙光,看好产能再全球化、技术迭代破局机会》的行业研究报告。报告深入分析了光伏产业链供给侧的矛盾和市场化改革的进展,指出在政策和企业自律的推动下,行业有望实现困境反转,并看好光伏产能的全球化趋势以及技术迭代带来的新机遇。报告中还涉及了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分析、组件产能全球化趋势、新技术路线的先进性等多个维度,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行业洞察和投资建议。这份报告内容丰富,不仅涵盖了光伏行业的宏观政策环境,还深入探讨了行业内部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动态,对于理解光伏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把握投资机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光伏产业的未来:困境反转与技术革新
光伏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供给过剩和价格战后,正迎来新的转机。根据国金证券发布的光伏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政策的顶层关注和企业的自律行为正在推动行业的困境反转。同时,技术的快速迭代和产能的全球化布局,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供给侧的改善已经悄然开始。报告指出,自去年年底以来,我国政策制定机构多次表达了解决光伏行业结构性矛盾的决心。市场化的力量也在发挥作用,多家二三线电池组件企业已经开始出售股权或托管给国资委背景的企业,行业并购重组的步伐正在加快。尽管光伏主产业链已经持续亏损近一年,但企业通过以销定产、收缩规模等方式加强现金管理,同时加大筹资力度,以应对资金和偿债的压力。
需求侧的增长势头依旧强劲。国内抢装带动的需求增长,以及“沙戈荒”大基地和潜在政策的支撑,使得下半年终端需求并不会出现市场普遍担心的“断崖式”下跌。全球需求也在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将维持5%-10%的增速,光伏组件端的需求有望提升至650-700GW。
在组件产能全球化的趋势下,差异化产能优势成为关注焦点。随着贸易壁垒的凸显,海外低关税电池片产能的稀缺性日益明显,组件封装产能的快速全球化,使得海外辅材产能优势得到提升。具备跨国生产经营经验和异地扩张能力的企业,将在再全球化过程中扩大竞争优势和市占率。
技术迭代是光伏行业破局的关键。头部电池厂商有望通过TOPCon产能升级打破行业长期同质化竞争带来的盈利困局,而HJT、XBC技术则凭借各自的产品特性在差异化场景/市场中凸显性价比。金属化作为全年各技术路线降本的关键环节,少银/无银化浆料产业化进展和钢网导入后的降本实效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当前,光伏主产业链的亏损状态已经持续近一年,大部分环节进入现金流亏损状态。在协会倡议和企业自律的共同作用下,减产和淘汰出清成为行业供给过剩趋势缓解的关键。产业链价格在抢装后快速回落,市场对下半年国内需求的悲观预期已经在股价中得到充分反映。随着各地机制电价政策的出台和竞价工作的展开,以及中美贸易关系的缓和,需求预期有望逐步得到修复。
投资建议方面,报告推荐关注组件产能全球化背景下的独立第三方电池片供应商,如钧达股份、横店东磁;细分技术路线的龙头设备和组件厂商,如爱旭股份、帝尔激光、奥特维、迈为股份;少银/无银金属化浆料方案供应商,如聚和材料;以及经营稳健、报表质量较优的头部企业,如信义光能、福莱特、福斯特、隆基绿能、美畅股份。
光伏产业的未来充满了挑战,但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随着供给侧的改善和需求侧的增长,以及技术迭代和产能全球化的推进,光伏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阶段。这场由政策引导、市场驱动的行业变革,将为光伏产业带来新的生机。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国金证券发布的光伏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