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高绩】2024年度中国高校顶尖科学家发展报告


高绩机构近日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高校顶尖科学家发展报告》,这份报告基于科睿唯安发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系统梳理了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深入解读了中国高校学者在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中的数据表现,剖析了科学家在各学科领域的分布格局。报告客观总结了中国高校在全球科研的影响力,为高校管理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报告中不仅揭示了中国内地科学家在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中所占比例的显著增长,还详细列出了中国内地顶尖科学家在Top200高校的分布情况,以及各学科领域的具体表现,其中包含了众多对于理解中国高校科研实力和全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的数据和分析。

《2024年度中国高校顶尖科学家发展报告》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国高校在全球科研领域的影响力和顶尖科学家的分布格局。这份报告基于科睿唯安发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通过数据的系统梳理,为理解中国高校科研实力提供了重要视角。

报告指出,科技、人才和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高被引科学家的评选旨在识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顶尖人才。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科技创新和产业进步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内地科学家在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中的比例在过去十年翻了一番多,2024年中国内地以1405人次入选,占比20.4%,仅次于美国,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科研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

中国高校在全球科研中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上榜人次中位列前三,分别增加了38、29和28人次,展现了这些高校在科研领域的强劲动力和学术影响力。此外,复旦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的上榜人次增量也超过了10,显示了中国高校科研实力的快速增长。

在学科分布上,中国内地高校在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中,跨学科、材料科学和化学三个学科领域的入选人次最多,分别占全球入选总人次的19.5%、38.8%和39.0%。这一现象表明,中国高校在这些领域的科研实力尤为突出,同时也反映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然而,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领域中的高被引科学家仍然稀缺,这限制了这些领域的创新突破。

报告还特别提到了非“双一流”高校的表现。上海理工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的高被引科学家人次增量最为显著,各增加了5人次。此外,还有22所高校首次有学者上榜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显示了中国高校科研实力的广泛分布和潜力。

在全球科研机构的排名中,中国科学院以308人次高居榜首,清华大学也以93人次位列第四,显示了中国科研机构在全球科研领域的重要地位。在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分布的21个学科领域中,临床医学和跨学科领域拥有最多的高被引科学家,分别达到443和649人次,这进一步凸显了生物医药和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这份报告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中国高校在全球科研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的数据支持,也揭示了中国高校在科研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内地高校在跨学科、材料科学和化学等学科领域的强劲表现,以及在生命健康和生物医药领域的相对不足,都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科研发展的重点方向。

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这份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高绩】2024年度中国高校顶尖科学家发展报告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