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了《中国核电厂始发事件数据报告(CNEA2025)》,这份报告基于国家核安全局监管信息平台中核电厂上报的运行事件,统计了截至2024年底国内57台运行核电机组累计605.62堆年的运行经验数据,经过分析和数据处理,形成了关于中国核电厂始发事件频率与国际数据比较、数据来源、运行事件报告筛选与审查、数据处理原则等方面的详细报告。报告的发布为国内各有关单位在开展确定论安全分析、概率安全分析以及可靠性分析相关工作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其中包含了大量有关核电厂运行安全和风险评估的宝贵信息。
核能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也不例外,随着国内核电规模的不断扩大,运行机组数量的增加,对核电厂安全分析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份《中国核电厂始发事件数据报告(CNEA2025)》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核电厂运行安全状况的窗口。
报告从核电厂的始发事件数据入手,这些数据是核电厂安全分析的重要基础。始发事件,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可能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的初始事件。报告统计了截至2024年底,国内57台运行核电机组累计605.62堆年的运行经验数据。这些数据显示,我国核电厂始发事件频率与国际通用数据结果总体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略优于国际数据,尤其是丧失厂外电始发事件发生频率比国际通用数据更低,这客观反映了国内大电网的稳定性。
报告中详细列出了各种始发事件的频率,例如,大LOCA(大型冷却剂丧失事件)和小LOCA(小型冷却剂丧失事件)等,这些数据对于理解核电厂可能面临的风险至关重要。以大LOCA为例,我国压水堆核电厂在505临界年内未统计到大LOCA始发事件,这表明在这一时期内,我国的核电厂在防范大型冷却剂丧失事件方面做得相当出色。
此外,报告还提到了丧失厂外电始发事件。这类事件是指所有安全相关母线同时失电,导致应急发电机启动并向安全相关母线供电的情况。在我国所有运行核电厂在605.62堆年内统计到11次丧失厂外电始发事件,这个数字相对较低,显示了我国核电厂在保持电力供应稳定性方面的可靠性。
报告中的数据和分析,不仅为核电厂的安全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核能行业的监管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例如,报告中提到的丧失全部主给水事件,我国压水堆核电厂在505临界年内统计到6次,通过贝叶斯估计得到的频率均值为1.29E-02/临界年。这些具体的数字,让我们能够更精确地评估风险,从而采取更有效的预防措施。
在阅读报告时,我们不难发现,报告的编写者们在数据处理原则上下足了功夫。他们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贝叶斯估计方法,结合国内的实际运行数据,对始发事件的频率进行了科学的估计。这种方法既考虑了历史数据,也考虑了先验知识,使得结果更为可靠。
报告的最后,还提供了使用说明,指导如何将报告中的始发事件频率单位从临界年转换为日历年,这对于实际应用这些数据的工程师和分析师来说,是非常实用的信息。
总的来说,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详细的中国核电厂始发事件的数据概览。它不仅展示了我国核电厂在安全运行方面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未来改进的方向。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够更有信心地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监管的加强,我国核能发电的安全性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中国核电厂始发事件数据报告(CNEA2025)》。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