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信联盟(ITU)和世界基准联盟(WBA)近日发布了《2025年绿色数字企业报告》,这份报告监测了200家领先数字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能源使用和气候承诺。报告基于公开数据,评估了这些公司在数据披露、目标设定和气候表现方面的表现,为ICT行业的气候雄心和责任提供了参考,并支持公司、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将数字化转型与全球气候目标对齐。报告中指出,尽管越来越多的公司设定了排放目标、使用可再生能源,并与科学基础框架对齐,但数字行业在透明度、报告和问责制方面仍存在持续的差距。这份报告提供了关于200家数字公司气候表现的清晰、数据驱动的概览,突出了最佳实践、差距和改进建议,旨在激励整个行业的更强气候行动,并支持一个更绿色、更具气候韧性的数字未来。
数字化转型与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
在数字化时代,200家领先的数字公司正站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沿。这些公司不仅推动技术进步,也在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全球气候目标。然而,尽管气候雄心日益高涨,整体排放量仍在上升。2023年,这些公司报告的运营排放量(范围1和2)较前一年增长了1.4%,显示出尽管在披露和目标设定方面取得了进展,但距离实际减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电力消耗与可再生能源的挑战
数字公司在全球电力消耗中占有显著份额。2023年,这些公司消耗了581太瓦时的电力,占全球电力需求的2.1%。在164家报告电力数据的公司中,仅10家公司就占了一半以上的电力使用。尽管如此,只有23家公司报告使用了100%的可再生电力,这突显了公司承诺与实际可再生能源可用性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在以化石燃料为主的东亚地区。
人工智能的能源需求增长
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全球电力需求的激增。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使用量将翻倍,超过日本当前的电力消耗量。AI的发展不仅对能源需求产生影响,还对减排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些公司正在采取大胆的策略来绿化AI操作,包括长期核电购买和AI优化的效率。
透明度与第三方验证的重要性
尽管企业面临着气候问责的压力,但在排放数据的透明度方面仍存在差距,尤其是范围3排放。在200家评估的公司中,只有102家提供了涵盖所有三个排放范围的完整温室气体清单。其中,范围3排放占总排放量的84%,这强调了报告范围3排放的重要性,因为它们通常构成了公司碳足迹的大部分。然而,只有50家公司提交了温室气体清单进行第三方验证,49家公司发布了全面的气候报告或通过CDP平台公开了气候相关数据。缺乏一致的、经过验证的披露引发了对数据可靠性和气候承诺可信度的担忧。
数字化公司在减排方面的行动
数字化公司在设定减排目标方面取得了进展。75%的公司(149家)披露了范围1和2排放的短期减排目标,但只有108家公司的目标得到了SBTi的验证。这意味着只有三分之一的部门排放被SBTi覆盖,并且有望实现。在这些公司中,76家公司有望实现设定的目标;10家公司减排速度太慢,无法实现目标;18家公司自基年以来排放量上升或保持不变。
数字化行业在气候行动中的领导作用
数字化行业有潜力在减排努力中发挥领导作用,因为它们的技术有潜力推动系统范围内的效率提升,并为应对气候挑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然而,这一切都取决于该行业能否透明有效地解决自身的环境影响。可靠、标准化和全面的数据报告对于建立问责制、设定有意义的目标和跟踪可持续性目标的进展至关重要。
结论
这份报告提供了对200家数字公司气候表现的清晰、数据驱动的概览,突出了最佳实践、差距和改进建议。通过这样做,它旨在激发整个行业更强有力的气候行动,并支持一个更绿色、更具气候韧性的数字未来。数字化转型与全球气候目标的对齐是可能的,但需要数字化公司在设定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的同时,采取实际行动,以确保其技术进步不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Greening Digital Companies 2025》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