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协会青年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青年创研库 2025年「青年发展」专题研究系列报告 – 从乡郊保育连系青年》(繁体版)。这份报告主要探讨了香港乡郊保育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促进青年与社会联系方面的作用,揭示了乡郊保育不仅关乎生态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加强青年对香港社会归属感和参与感的重要途径。报告中包含了对青年参与乡郊保育的态度、体验和挑战的深入分析,提供了促进青年参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行建议,是了解香港青年发展和乡郊保育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
香港的鄉郊,不仅是城市的后花园,更是青年发展的新天地。这份报告揭示了香港青年对鄉郊保育的态度和参与情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鄉郊在香港社会中的价值和青年的角色。
报告中的数据清晰地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青年认为鄉郊保育对香港城鄉可持續发展至关重要。他们看重的不仅是鄉郊的自然风光,更是其承载的文化和历史。鄉郊保育,对于青年而言,不仅是保护环境,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尊重。
青年对鄉郊的参与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普遍,报告显示,只有14%的受访青年表示曾参与过鄉郊保育项目。这可能与他们对鄉郊保育的认识不足、缺乏参与途径和时间等因素有关。但对于那些已经参与的青年来说,他们的动力在于探索未知、学习新知识、认识香港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些青年通过亲身体验,不仅拓宽了视野,也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年在鄉郊保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他们不仅是参与者,更是传播者和创新者。通过他们的专长和技能,青年能够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化体验。例如,有青年将咖啡文化与客家传统小食结合,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吸引了现代人的兴趣。这种新旧融合的尝试,不仅让青年在参与中找到了乐趣,也为鄉郊保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报告中提到,青年对香港未来的鄉郊保育持谨慎乐观态度。尽管有超过27%的青年感到悲观,但也有超过57%的青年持中立态度,显示出他们对未来发展持有观望的心态。这种态度可能与他们对特区政府北部都會區项目能否落实“城鄉共融”原则的期待程度有关。青年的这种期待,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对香港未来发展方向的关注和对改善生活环境的渴望。
青年的参与对于鄉郊保育至关重要,他们不仅能够带来新的视角和创意,还能够通过科技手段,如无人机技术,为鄉郊保育提供新的可能性。报告中提到,有青年期望通过学习无人机技术来探测鄉郊的环境和地形,这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个人技能,也能够增加他们对参与鄉郊保育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年参与鄉郊保育,报告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特区政府应制定香港城鄉可持續发展蓝图,通过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巩固青年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参与动力。其次,设立年度鄉郊盛事,通过呈现本港鄉郊的独特面貌,促进城鄉共融和鄉郊保育多元参与。此外,还应拓闊青年體制内参与度,开放北部都會區諮詢委員會部分委员名额予青年自薦申请,促进青年对北都规划的参与感。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青年创研库】2025年「青年发展」专题研究系列报告-从乡郊保育连系青年。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