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eGo】近日联合KUN PolyFlow 翌能发布了《2025年稳定币在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中的应用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稳定币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作为货币形态的演进,特别是在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中的应用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报告详细分析了稳定币的货币本质、市场主要稳定币和区块链技术、监管环境,以及稳定币如何促进大宗商品跨境贸易的多个方面,包括支付效率的提升、贸易文件的数字化、稳定币贸易融资,以及智能合约在替代银行信用证方面的潜力。报告中指出,稳定币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支付效率,降低成本,还能够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传统贸易中的痛点,推动全球贸易向更高效、更包容的方向发展。
稳定币在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中的应用正在重塑全球贸易的面貌。2025年的一份深度研究报告揭示了这一趋势,它不仅展示了稳定币的技术优势,还深入探讨了其在实际贸易中的应用案例和潜在影响。
稳定币,这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因其价格稳定而受到市场的青睐。它通过锚定法定货币、大宗商品或主流加密资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支付和结算方式。与传统的跨境支付相比,稳定币能够实现近乎即时的结算,显著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全天候全球可用性。这些优势使得稳定币在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报告中提到,全球稳定币的发行规模已经超过了2500亿美元,其中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上的主要稳定币,如Tether的USDT和Circle的USDC,已经成为跨境支付的重要工具。这些稳定币不仅在加密货币交易市场中发挥作用,而且在现实世界的支付结算场景中也越来越常见。
稳定币的监管环境也在不断完善。美国《GENIUS稳定币法案》和香港《稳定币条例》的出台,为稳定币的合规发展提供了法律框架。这些法规不仅要求稳定币发行人维持与所发行稳定币等值的储备资产,还对发行人提出了业务活动限制、资本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等要求。这有助于确保稳定币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促进其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中,稳定币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支付效率。例如,通过稳定币支付,一笔从巴西到香港的交易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而且手续费极低。这种支付方式不仅速度快,而且成本低廉,为全球商业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贸易文件的数字化也是稳定币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区块链技术,提单、发票等核心单据可以上链,实现多方数据实时共享和自动识别处理。这种数字化和代币化的过程,可以显著提升资产流转效率,降低贸易中的信用风险和欺诈。
稳定币贸易融资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通过区块链电子提单和智能合约,融资过程可以在链上完成,无需准备纸质材料和等待金融机构的审批。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融资效率,还降低了融资成本,为全球贸易提供了更多的流动性。
智能合约的应用更是颠覆了传统的银行信用证模式。在跨境贸易中,买卖双方常常面临信任问题,银行信用证作为一种解决方案,虽然有效,但流程复杂且成本高昂。而智能合约可以自动执行贸易条款,实现货权和货款的瞬时交换,大大降低了交易的信任成本。
这份报告的数据显示,稳定币的年化交易额在2024年已经达到了15.6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分别约为Visa和万事达卡的119%和200%。这表明稳定币在支付领域的潜力巨大,而且其应用正在快速扩展到更多的贸易场景中。
稳定币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跨境贸易的效率,还降低了成本,增强了信任,为全球贸易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监管环境的完善,稳定币有望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TradeGo】2025年稳定币在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中的应用研究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