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和平组织近日发布了《中国资产管理机构气候表现研究报告2023》。该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主要资产管理公司在气候行动方面的进展和表现,追踪和总结了资管公司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采取的实质性行动,并提供了机构间可比较的绩效信息。报告指出,尽管资管机构在气候风险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实际气候行动上仍需加速,尤其是气候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净零目标的设定、投融资碳排放核算等方面存在不足。此外,报告还发现资管公司的股权投资在高碳行业的投资规模较大,亟需制定明确的低碳转型战略,以促进实体行业的净零转型。这份报告为监管部门、资产所有者以及资管机构本身提供了宝贵的洞察和建议,以推动行业加速行动,助力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
这份报告是绿色和平组织基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数据和信息,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6家中国头部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气候表现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评估。报告中不仅包括了对资管公司气候风险治理和实际气候行动的全面分析,还提供了政策建议和行业指导,旨在促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气候行动。报告内容丰富,涵盖了气候风险治理、气候信息披露、投融资碳排放核算等多个方面,为相关利益方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资产管理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能够推动经济向低碳转型。然而,根据《中国资产管理机构气候表现研究报告2023》,尽管中国资管行业在气候风险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实际气候行动上仍显不足。
报告显示,2023年16家资管公司在气候风险治理方面相较于2022年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在气候风险实际和潜在影响方面。但值得注意的是,多数资管公司尚未将气候风险融入整体风险管理流程之中,也未公布气候风险的具体影响及应对措施。这表明资管公司在认识到气候变化风险的同时,并未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实际气候行动方面,资管公司在气候目标设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披露、气候行动计划以及气候信息公开等方面进展缓慢。虽然有六家资管公司首次发布了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但整体而言,信息披露的质量仍需提高,存在数据覆盖度低、可比性差、标准化程度不足等问题。
资管公司的净零排放目标设定显得尤为不足。目前,没有任何资管公司承诺公司层面科学完整的中长期净零排放目标。此外,尽管部分资管公司开始尝试碳排放核算及披露工作,但纳入碳核算试点的投融资业务规模或比例仍然很低。
在尽责管理方面,资管公司的表现有所提升,更多公司开始制定积极所有权和投票等方面的内部政策,指导被投企业进行低碳转型。然而,在制定并公开披露详尽的尽责管理政策方面,与国际标准要求之间的差距仍需弥补。
报告还指出,资管公司在股权持仓中对高碳行业的投资规模庞大,达到约2,672亿元,其中化石能源行业的投资接近740亿元。这一现象迫切要求资管公司制定明确的低碳转型战略,促进实体行业的净零转型。
此外,可持续主题产品在资管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产品界定不明确,存在较高的“洗绿”风险。许多可持续主题基金产品在投资策略中声明符合主题相关标准,但并未公布标的筛选的详细过程,使得投资者难以甄别没有“洗绿”风险的产品。
面对这些问题,报告建议政策制定方及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政策,要求资管行业进行环境气候信息强制披露,并制定可持续金融产品层面的强制披露要求。同时,监管部门应出台尽责管理监管框架,推动金融部门主体针对气候问题行使积极所有权。
对于资管机构本身,报告建议其尽快承诺实现全范围碳排放的净零目标,并制定具体的分阶段目标及气候行动计划。此外,资管机构应启动投融资活动相关碳排放的核算与披露,规范可持续主题产品的管理,并积极关注转型金融发展,制定并公布针对高碳资产的尽责管理计划。
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中国资产管理机构气候表现研究报告2023》,该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资管行业在气候行动方面的现状与挑战。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它们同样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数据,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欢迎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