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同好孕 ART 患者管理公益项目联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及全国29家生殖医学中心共同发布了《2024 ART患者诊疗体验和需求调研报告》。这份报告详细分析了辅助生殖技术(ART)患者的诊疗体验和需求,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IVF患者治疗动态和心理需求的宝贵资料。报告中不仅揭示了患者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高度关注,还强调了医患沟通、信息获取和心理支持在提升患者满意度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包含了大量有助于医疗服务提供者优化服务、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有价值信息。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和人口负增长的加速趋势,不孕不育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生育力的重要因素。据2017年流行病数据显示,我国育龄女性中不孕不育发病率高达15.5%。在这一背景下,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尤其是体外受精(IVF)技术,作为重要的里程碑式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家庭的关注和选择。
然而,IVF治疗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它涉及到从患者病因的多样化到技术的发展,从诊疗流程和体验满意度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都与治疗结局密切相关。为了深入了解IVF患者的特性和背景,洞察诊疗过程中的患者需求,探索服务提升方向,一份名为《2024 ART患者诊疗体验和需求调研报告》的研究应运而生。
报告依托“一同好孕”ART患者管理公益项目,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牵头,全国29家生殖医学中心共同参与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参与调研的IVF助孕患者具有地域来源和年龄范围广、人群特征多样的特点。其中,高学历人群占比与既往相比有所提升,近四分之一的患者因辅助生殖治疗而离职,反映出辅助生殖治疗对患者工作生活的影响。
在入组阶段,患者选择生殖中心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他人推荐,尤其是亲友推荐的信任度和影响力极高。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通过互联网渠道了解生殖中心的人群比例也在增加。在选择中心时,患者最关注的是中心的治疗水平,包括成功率、医护专业水平和专家知名度。
在IVF治疗的各个阶段,患者的需求和关注点各有侧重。在促排阶段,患者最担心的是卵子相关治疗效果和治疗的安全性。而在取卵阶段,患者需求主要体现在对取卵结果和取卵安全性的关注。此外,患者对治疗过程中的医患沟通、信息获取等方面也有着较高的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调研中发现,尽管患者对辅助生殖治疗充满了期待,但整体上负性情绪高于正性情绪,尤其是紧张和担心的情绪较为突出。这提示我们,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应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在黄体支持阶段,患者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药物的安全性、疗效和对生活的影响程度。调研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给药方案,阴道缓释凝胶给药方案的患者满意度更高。这反映出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对治疗的便利性和生活质量的考虑。
此外,调研还发现,无论本周期IVF结局如何,患者最需要的是良好的医患沟通支持。而在保胎阶段,患者对相关实用教育内容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和用药注意事项上,对心理情绪方面的支持需求相对较低。这可能与大多数患者未参加过心理支持服务有关,也提示我们在服务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
《2024 ART患者诊疗体验和需求调研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关于IVF患者诊疗体验和需求的宝贵资料。通过这份报告,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IVF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需求和关注点,为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提供了参考。
然而,报告中的数据和结论仅代表了参与调研的样本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研究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通过阅读这些报告,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辅助生殖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推动我国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