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近日发布了《机械设备科学仪器行业深度:雄关漫道真如铁,自主可控势如潮》的研究报告。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科学仪器行业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低,国产替代任务艰巨,但在政策推动下,国产仪器设备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质谱仪、色谱仪等细分领域国产化率逐渐提升。报告还强调了在贸易摩擦背景下,国产科学仪器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建议关注在综合性科学仪器及细分领域高端化实现突破的企业。这份报告为理解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深刻的洞见,对于投资者和行业从业者来说,是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资料。
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既是国家科技进步的象征,也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机械设备科学仪器行业深度:雄关漫道真如铁,自主可控势如潮》这份报告,为我们揭示了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中国的科学仪器市场规模在2023年突破了2200亿元,年增长超过12%。但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远低于国外品牌,国产替代的任务依然艰巨。政策的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国务院、发改委等部门纷纷出台文件,推动国产仪器设备的发展,鼓励创新,促进国产设备的应用。
质谱仪和色谱仪作为科学分析仪器的重要分支,市场前景广阔。2023年国内质谱仪市场达到了167.12亿元,但国外公司占据了全球超过90%的市场份额。尽管进口率有所降低,从2018年的89%降至2023年的81%,国产化率的提升仍是当务之急。色谱仪国内市场空间约160亿,其中气相及液相色谱仪的市场大多被海外占据,国产厂商在细分领域逐渐展现竞争力。
光谱仪市场预计在2025年国内市场空间将突破100亿元。国产品牌在中低端市场具有竞争力,尤其是在价格和服务方面。电子测量仪器市场也在向中高端市场发展,预计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63.07亿美元,中国市场空间或超400亿元。示波器和射频仪器是通用类电测仪器中占比最高的两类产品,其中示波器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有望提升至6.5亿美元。
中美贸易摩擦下,美国进口科学仪器的替代空间巨大。2018年加征关税后,美国质谱仪进口金额大幅减少,国产厂商因此受益。当前,质谱仪等细分行业中美国直接进口占比较高,国产厂商有望再次迎来机遇。
综合性科学仪器企业和在细分领域高端化实现突破的企业值得关注。例如聚光科技、莱伯泰科、海能技术等公司,它们在质谱、色谱、光谱和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聚光科技在质谱仪领域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平台,业务覆盖多个领域,为众多行业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莱伯泰科则凭借在食品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积累,建立了竞争优势,尤其在实验分析仪器产品研发、核心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海能技术作为色谱领域的领先企业,通过收并购进行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了以有机元素分析、样品前处理、色谱光谱、通用仪器为主的四大系列产品。
禾信仪器专注于质谱仪的自主研发、国产化及产业化,掌握质谱核心技术并具有先进工艺装配能力。皖仪科技定位于精密科学仪器专业供应商,以光谱、质谱、色谱技术为基础,专业从事工业检测仪器、在线监测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等分析检测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普源精电的核心技术自研,高端产品拓展顺利,为通信、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提供测试测量保障。鼎阳科技和优利德则在高端电子测试测量仪器领域加速国产替代,推出了多款高端产品,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科学仪器行业的风险不容忽视。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高端产品研发及认证进度不及预期、贸易摩擦风险都可能对行业造成影响。这些风险提示我们,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需要持续的关注和应对。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机械设备科学仪器行业深度:雄关漫道真如铁,自主可控势如潮》这份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