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证券发布了一份题为“宏观研究专题报告-我国碳中和政策及投资机会”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我国在碳中和目标下的宏观政策走向、重点领域的政策进展,并探讨了在此背景下的投资机会。报告指出,碳中和不仅是一个中长期议题,而且涉及到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以及技术创新的推动,为相关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投资机遇。报告内容丰富,涵盖了从CCUS技术到能源转型、用能部门绿色化等多个细分领域的投资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各国共同的目标。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我国碳中和政策及投资机会》这份报告,为我们揭示了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和投资机会。
碳中和的实现,关键在于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减少碳排放的路径主要有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能源结构调整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核心。我国风光发电成本的大幅降低,使得可再生能源替代火电成为可能。预计到2025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达到39%。
在工业领域,通过供热替代和生产工艺革新,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例如,钢铁生产中的炼焦、炼铁等工序通过燃煤产生的碳排放,可以通过技术革新和工艺优化来减少。此外,交通领域的燃料替代和出行方式转变,建筑领域的用能电气化和电网热网清洁化,农业领域的技术优化和循环再利用,都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增加碳吸收的路径中,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备受关注。预计到2030年,中国CCUS的减排量将增长到近1亿吨/年,到2050年将超过20亿吨/年。CCUS技术的发展将触发新的市场空间,但目前仍面临技术突破、成本控制等挑战。
在投资机会方面,报告指出了五个值得关注的领域。首先是CCUS等关键技术领域,技术创新是碳中和能否进入决胜期的关键。其次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领域,光伏、核电、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第三是用能部门绿色化、清洁化领域,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等细分行业值得关注。第四是传统高耗能行业领域,火电、石化化工等行业在需求侧仍有投资机会。最后是“双碳”相关计量仪器领域,政策支持为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推动。
报告还提到,全球宏观经济不及预期、碳减排对部分省市经济发展带来压力、电网跨区域配送技术约束、CCUS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地缘冲突超预期等因素,都可能对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带来风险。
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这份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