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金融业ESG行动报告(2024)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近日发布了《金融业ESG行动报告(2024)》,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金融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表现与行动,揭示了金融企业如何适应经济、社会、环境的新需求和新变化,并通过可持续金融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不仅评估了金融企业的ESG实践,还提供了推动中国ESG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对于理解中国金融业在ESG领域的进展和挑战具有重要价值。

在金融业的浪潮中,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正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航标。《金融业ESG行动报告(2024)》深入剖析了中国金融业在ESG实践中的表现和趋势,展现了金融企业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报告显示,2024年“金融业先锋30”企业ESG指数平均得分69.9分,显示出金融业在ESG实践中的领先地位。其中,银行业以其过半的企业数量和优秀的ESG表现,成为榜单中的主导力量。国有大型商业银行ESG表现最佳,平均得分71.5分,体现了这些银行在负责任银行原则下的积极实践。

绿色金融是金融业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2023年,16家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达到21.2万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均超过万亿元。这不仅体现了金融业对绿色转型的大力支持,也彰显了金融企业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在节能降碳方面,金融企业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通过推行绿色办公、绿色采购和绿色出行等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小自身碳足迹。例如,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均超过2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显示了它们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努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金融企业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助力科技自立自强。2023年,银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科技创新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0.3万亿元和5.1万亿元。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和科技创新贷款余额上领先,显示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普惠金融是金融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2023年,“金融业先锋30”企业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总余额达到15.8万亿元,较上年增加近4万亿元。建设银行的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超过3万亿元,位居行业之首,体现了其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的积极作为。

乡村振兴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金融企业通过创新助农产品和服务,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领域。2023年,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3.8万亿元,其中农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约达6.6万亿元,位居六大国有银行之首。

养老金融是金融企业服务社会的重要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金融企业通过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和完善适老化服务设施,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金融需求。中国平安和浦发银行在养老金融服务方面的创新实践,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全面的服务。

数字化转型是金融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农业银行推出的“农银e贷”和手机银行9.0版,以及智能投研平台等数字化产品,推动了业务经营效率的提升,同时引导资金进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领域。

数据安全是金融企业面临的新挑战。金融企业通过建立数据安全合规体系,确保数据合法、安全、有效流通。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在数据安全治理架构的建立和完善,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安全的金融服务。

ESG风险管理是金融企业提升风险应对能力的重要途径。建设银行和兴业银行在ESG风险管理方面的实践,显示了金融企业在将ESG因素融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积极探索。

《金融业ESG行动报告(2024)》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金融业ESG实践的全景图,也为我们指明了金融企业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章的灵感来源于这份报告,它只是众多同类型报告中的一份,更多有价值的报告收录在同名星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金融业ESG行动报告(2024)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