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近日发布了《全球核电深度——激荡七十载,后浪汤汤来》行业深度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在全球碳中和及AI需求爆发的驱动下,全球核电行业迎来的复兴机遇,特别是中国核电装机空间的广阔前景。报告详细探讨了全球核电的发展历史、当前状况以及未来趋势,包括全球核电装机容量的增长、电价市场化进程、核电成本竞争力分析以及核电延寿对资产价值的影响等多个维度。报告中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还对核电行业的投资机会和潜在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
全球核电复兴,中国将成主要驱动力
全球核电正在迎来新一轮复兴。在碳中和目标和能源安全的背景下,全球多个国家开始重视并推动核电发展。1973年国际石油危机后,核电成为替代能源快速发展。到了2024年,全球可运行核电机组达到439台,发电量占全球电力的9%。美国核电发电量占比约20%,而中国经过30余年的发展,核电占比仅为5%。根据2023年第28届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共识,到2050年全球核电装机将达到2020年的三倍。
中国在建和计划中的核电机组容量约为35GW和40GW,是未来10-15年全球核电投运的主要驱动力。印度、俄罗斯、土耳其、英国、韩国也均有5GW及以上的增量。全球核电复兴,中国将发挥重要作用。
核电电价市场化,绿色溢价增厚收益
全球电改进度不一,核电电价从管制走向市场化。美国电力市场竞争和垄断并存,已完成电改的23个州实现电力市场化,核电通过市场集中竞价机制定价,政府补贴体现绿色溢价。法国电力市场受政府监管力度较大,法国电力集团EDF具有垄断地位,监管价和市场价并行。日本电力市场区域垄断,五轮电力改革后进入全面市场化,由市场主导电价。中国电力市场处于市场化改革进程中,2013年以后核电执行“两价取低”的政策。
核电成本下降,竞争力增强
美国核电站通过延寿和提高容量改造,以及“9.11”事件和福岛核事故专项安全改进,2012年发电成本达到44.57美元/MWh的顶峰。随后美国提出“降本增效”的“履行核电承诺”行动计划(DNP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美国核电行业总发电成本较2012年下降30%。到2022年,美国核电总发电成本已降至20年来最低值,约30.92美元/MWh,比2012年下降近40%。
中国核电度电成本低于美国,且仍具备下行空间。2023年中国核电、中国广核度电成本约0.2元/KWh,而美国CEG约0.265元/KWh,主要系CEG运维成本约为中国2倍。未来中国核电机组进入延寿期后,折旧具备下行空间。假设度电折旧与美国CEG目前水平相当(0.04元/KWh),核电总度电成本将下行10-20%左右。
核电延寿全球推进,长期价值增厚
2024年全球在运核电机组平均年龄超30年,超过40年运行时间的机组多达136台,延寿需求激增。根据IEA,在假设机组能力因子为85%、折现率为7%情景下,核电新建机组LCOE平均约为70美元/MWh,延寿10年/延寿20年机组的LCOE分别为34/30美元/MWh,不及新建机组的50%。以单台规模为0.67GW的第二代核电机组为例,测算核电机组延寿一次对内在价值增厚效应可达11%-23%,折现率越小增厚弹性越大。延寿可降低核电成本并增厚内在价值,核电具备长期运行优势。
投资建议:全球核电迎复兴,中国核电装机空间广阔。重点推荐核电运营双寡头中国核电、中国广核,建议关注中广核电力。
风险提示:电价波动;新项目投运不及预期;核电机组运行风险。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东吴证券发布的《全球核电深度——激荡七十载,后浪汤汤来》研究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