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银行发布了《全球治理指标:方法论和2024年更新》报告。这份报告详细概述了全球治理指标(Worldwide Governance Indicators,简称WGI)的数据来源和聚合方法论,提供了衡量全球214个经济体从1996年至2023年治理质量的六个综合指标。报告不仅讨论了如何解读跨国家和时间差异的报告误差范围,还更新并扩展了对WGI方法论的三项关键问题的分析,包括相关感知误差的影响、聚合指标对替代加权方案的稳健性,以及全球治理平均水平趋势的存在性。这份报告是理解全球治理动态和各国治理质量变化的重要资源,对于政策制定者、学者和国际发展实践者来说,提供了宝贵的分析和见解。
全球治理指标的新视角:解读2024年更新报告
全球治理指标(Worldwide Governance Indicators,简称WGI)是一项衡量各国治理水平的重要工具,它通过综合各种数据源,为我们提供了对全球214个经济体治理状况的深入了解。2024年的更新报告,由Daniel Kaufmann和Aart Kraay撰写,不仅包含了对过去数据的重新评估,还对WGI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扩展分析。
报告指出,WGI覆盖了1996年至2023年的数据,通过六个聚合指标来衡量治理质量,包括公民参与和问责、政治稳定性和无暴力/恐怖主义、政府效能、监管质量、法治和控制腐败。这些指标是基于35个不同数据源的信息综合而成的,这些数据源包括全球和区域性的调查以及众多专家评估。报告强调,这些指标的构建并不涉及新的原始数据收集,而是通过现有的数百个个别指标来衡量治理的各个方面。
WGI的一个关键特点是它明确报告了治理估计的误差范围,这在比较不同国家和不同时间的治理水平时非常重要。报告中提到,这些误差范围不仅反映了测量治理的困难,也反映了不同数据源对同一治理方面的不同评估。例如,对于政府效能这一指标,不同国家的数据点可能会因为数据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在比较时考虑到这些误差范围。
报告还更新了对三个关键方法论问题的分析:数据源之间的相关感知误差、聚合指标对替代权重方案的稳健性,以及全球治理平均水平的趋势。分析结果支持了WGI方法论选择的适当性,没有发现数据源之间的相关感知误差,且发现等权重平均的数据源得到的治理估计与基于精度加权的平均结果非常相似。此外,也没有发现全球治理平均水平的显著趋势,这意味着WGI中将全球治理平均水平标准化为每个时期相同的选择是合理的。
WGI的广泛使用体现在多个领域,包括学术和政策研究、美国千年挑战公司的援助计划资格确定、商业风险评级机构的主权风险评估,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债务可持续性框架。这些应用表明,WGI不仅在学术界有着重要影响,也在实际政策制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报告中的数据揭示了一些有趣的趋势。例如,在全球范围内,控制腐败的指标显示,虽然许多国家的得分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国家在这方面进展缓慢。这表明,尽管全球范围内的治理水平有所改善,但在打击腐败方面,各国之间仍存在显著差异。
此外,报告还强调了WGI数据的透明度和可复制性。所有数据和权重都可在WGI网站上获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构建不同的加权版本,并与基线WGI估计进行比较。这种开放性不仅增加了WGI的可信度,也为全球治理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总的来说,2024年的WGI更新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全球治理状况的视角。它不仅更新了数据,还对方法论进行了深入分析,确保了WGI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份报告的发现对于那些希望改善国家治理和政策制定的人来说,是一个宝贵的参考。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The Worldwide Governance Indicators Methodology and 2024 Update》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