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迈向衡量数字经济的通用框架的路线图》的报告,该报告旨在为G20数字经济任务组提供讨论的参考,以促进对数字经济的共同理解和测量。报告涵盖了数字经济的关键趋势、挑战,并提出了一套衡量数字经济的指标和定义,以及对数据和数字服务的详细讨论。这份报告是理解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的重要资源,提供了关于数字经济测量的全面框架和实用步骤,对于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国际组织来说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数字化经济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全球经济的面貌。这份名为“A Roadmap toward a Common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the Digital Economy”的报告,为理解和衡量数字化经济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报告深入探讨了数字化经济的多个维度,包括基础设施、赋能社会、创新与技术采纳、就业、技能和增长等方面。
数字化经济不仅仅是关于技术,它关乎的是整个社会的转型。报告指出,数字化经济包含了所有依赖或显著增强于数字输入的经济活动,比如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服务和数据。这些活动不仅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还涵盖了政府在内。从全球G20国家的数据来看,数字化经济的发展极不均衡,一些国家如中国和美国在数字化经济的某些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而其他国家则在追赶。
报告中特别强调了互联网在危机时期的关键作用。以新冠疫情期间为例,全球约有46亿G20国家公民在保持社交距离的同时尝试维持生产力。这一时期,对宽带通信服务的需求激增,互联网交换点(IXPs)的总带宽产量从2019年12月到2020年3月期间增长了高达47%。这种增长不仅凸显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也暴露了全球数字鸿沟的问题。在一些国家,互联网接入几乎饱和,但在其他国家,尤其是在低收入国家,互联网连接的数量仍然很低。
数字化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数据安全。随着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转移到线上,保护用户和数字内容提供者免受网络攻击、病毒和欺诈的需要达到了新的高度。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不同国家之间网络攻击的频率差异很大,但维护安全网络的全球性利益却在增加。这在危机时期尤为关键,因为个人的工作和在线沟通能力已成为维持许多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
数据和数字服务的流动是数字化经济的另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报告指出,跨境数据流动使企业能够有效地在全球市场中协调其供应链、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和研发流程。全球互联网协议(IP)流量预计将在2021年翻倍,接近每月4000艾字节(EB),而数据中心的全球流量也将几乎翻倍,超过20泽字节(ZB)。这表明,数据存储和处理的能力正成为数字化经济基础设施的关键部分。
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推动力。在2013至2016年间,G20国家在25个数字技术领域中,新专利数量增长最快的领域中,前五大G20国家贡献了66%至92%的新专利。日本和韩国在所有领域的发展中都有所贡献,而美国在与航空交通控制和基于生物模型及数学模型的算法相关的数字技术发展中领先。
报告还提出了一系列指标,用于衡量数字化经济的关键方面。这些指标包括基础设施、赋能社会和创新与技术采纳等主题。通过这些指标,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G20国家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进展。例如,固定和移动宽带的普及率是衡量连接性和访问性的关键指标。全球固定宽带订阅量在过去八年中翻了一番多,从2010年的5.27亿增加到2018年的近11亿。
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这份报告,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来理解数字化经济的复杂性和动态性。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其他有价值的报告,它们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数字化经济的不同视角。这些报告都收录在同名星球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获取,以获得更全面的知识。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