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慧中国年会组委会联合国脉研究院及其他行业机构发布了《2024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暨第十四届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我国城市在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现状、挑战与进展,旨在通过多角度、整体性的观察,评估城市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的综合载体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报告中不仅包含了对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深刻理解,还涵盖了丰富的数据、案例分析和政策建议,对于理解当前中国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价值。
2024年,智慧城市建设迎来了新的里程碑。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城市管理和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这份报告,通过对104个城市的全域数字化转型进行评估,揭示了智慧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和挑战。
报告指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正处于应用驱动阶段,但转型进程中仍面临数据融通、场景适配、制度保障等共性挑战。2024年,104个参评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平均得分为55.87分,相较于2023年有所下降,这反映出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以超过80分的成绩领跑,而大多数城市得分在50-60分之间,说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正进入深化发展的新阶段。
数字化支撑力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报告显示,数字化支撑力的平均得分为14.33分,得分率为47.77%,这表明许多城市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资源利用能力有待提升。例如,虽然60%的参评城市已布局算力基础设施,但仅有部分城市在物联感知体系和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数据资源的管理和应用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报告中提到,数据资源的平均得分为8.07分,得分率为53.81%。这显示了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和数据质量评价得到了一定重视,但在政社数据融合应用方面,得分率仅为36.23%,这暗示了数据融合应用的潜力和挑战并存。
网络化共治力是智慧城市协同治理的体现。报告中,网络化共治力的平均得分为19.70分,得分率为65.67%。这一得分反映了城市在平台建设、数据融合应用、城市治理及城市安全方面的积极进展。特别是,超过半数的参评城市已建成统一的城市运行治理平台,这为城市数据的整合和业务协同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能化引领力和一体化创新力分别关注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报告指出,智能化引领力的平均得分为11.05分,一体化创新力的平均得分为10.79分,这表明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创新实践方面,城市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报告中的十大结论,为我们描绘了智慧城市发展的新图景。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向深化发展阶段迈进,但仍需在数据融通、场景适配、制度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在数字化支撑力方面表现突出,但大多数城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效的场景供给和多元化应用驱动。报告通过数据分析,揭示了城市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共性挑战和个性差异,为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数据融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低空经济的推动。报告强调,顶层设计是有序推进全域数字化建设的主抓手,数据融合应用是提升全域数字化能级的主引擎,人工智能技术是数字化应用场景的主动力,而低空经济则是推动智慧城市与产业融合的主阵地。
最后,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2024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暨第十四届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