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蚂蚁集团】2024算法与AI大模型的用户认知调研报告》。该报告基于全国范围内的8030份有效问卷,深入分析了消费者对于AI大模型和算法的认知水平、使用态度以及对风险的感知。报告发现,尽管消费者对AI大模型的认识和使用尚未普及,但他们对AI的实用性给予了广泛认可,并期待与AI大模型建立更深层次的互动。同时,报告指出消费者对AI大模型的风险有深刻认识,并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应用速度和数字经济发展影响的宝贵见解。
人工智能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也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2024算法与AI大模型的用户认知调研报告》为我们揭示了消费者对AI大模型和算法的认知和态度,这份报告的发现让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消费者对AI大模型的认知尚处于初级阶段。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没有使用过AI大模型,而那些使用过的受访者中,只有10.19%的人非常了解其工作流程或原理。这表明,尽管AI大模型在某些领域已经得到应用,但普及程度还不够,人们对其的了解也相对有限。
尽管如此,消费者对AI大模型的态度却是积极的。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选择了“进步”、“创新”、“高效”和“便利”等正面词汇来描述他们对AI大模型的看法。这种积极态度可能源于AI大模型在提高效率和便利性方面的实用价值。事实上,95%的受访者认为AI大模型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超过半数的人认为这种作用极为显著。
然而,消费者对AI大模型的风险也有所担忧。报告显示,90%左右的受访者认为AI大模型存在风险,但大多数人认为这些风险是可控的。隐私保护和就业替代是公众最关注的问题。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担心AI不受控制地搜集个人信息,以及对人类就业岗位的替代。这些问题的存在,提醒我们在推动AI技术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风险管理和公众的意见。
消费者对算法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与2022年相比,2024年的调研显示,消费者对算法的了解程度有了明显提升。约66%的受访者表示对企业提供互联网服务使用算法的行为是完全清楚或比较清楚的。此外,受访者对基于个人信息标签的算法推荐的接受程度也有所提高,这表明消费者对个性化推荐的合理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算法安全方面,消费者对算法可能带来的风险感知有所减弱。认为算法推荐侵犯个人隐私的受访者比例从31%降低到了14.8%。这可能意味着,随着算法透明度的提高和消费者保护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算法的信任度有所提升。
算法公平也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报告显示,消费者认为企业使用算法进行差别定价的行为整体上在好转。这可能与近年来企业对算法公平性的重视有关。同时,消费者对算法自动推荐的信息流的正面评价比例也有显著提高,这反映出算法在提供个性化服务方面的改进。
报告还揭示了消费者对AI大模型法律法规的了解有限。仅有17.7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阅读过AI大模型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这表明,提高公众对AI法律法规的认知是未来工作的重要方向。
在国际对比方面,中国青少年对AI的认知度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对AI工作原理的了解程度可能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国内外青少年群体对AI大模型态度都相对积极,但国内青少年更少担心就业压力。这可能表明,中国青少年对AI的发展和应用展现出更加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综上所述,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来观察消费者对AI大模型和算法的认知和态度。虽然消费者对AI大模型的认知有限,但他们对其持有积极的态度,并期待AI大模型能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率。同时,消费者对AI大模型的风险有所担忧,特别是隐私保护和就业替代问题。随着算法透明度的提高,消费者对算法的信任度也在提升。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这份报告,它只是对报告内容做了总体的介绍。对于那些对AI大模型和算法感兴趣的读者,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