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三联合IDC近日发布了《2024-2026金融科技十大趋势预测》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未来三年金融科技领域的十大发展趋势,包括嵌入式金融/开放金融、金融云原生、金融数智化等,旨在帮助金融机构把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机遇。报告中指出,金融机构需重点关注技术支出、业务决策及创新发展,以实现现代化和数字化业务转型,避免落后于同行。报告内容丰富,涵盖了从技术应用到业务模式创新的多个维度,为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洞见和战略指导。
在数字化浪潮中,金融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新华三&IDC 2024-2026金融科技十大趋势预测》报告为我们揭示了未来几年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这些趋势不仅影响着金融机构的技术投资和业务决策,更是塑造着整个行业的未来面貌。
报告中提到的“嵌入式金融/开放金融”概念,预示着金融服务将无缝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金融机构通过构建开放的生态系统,与合作伙伴共享数据和资源,提供更广泛的金融服务。这种模式不仅增强了客户粘性,还拓展了收入来源。例如,平安银行的星云联盟就展示了如何通过开放金融资源,服务海量客户,实现生态共赢。
金融云原生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更快速、更灵活地响应市场变化。据IDC调研数据显示,金融机构云原生应用正处于初级阶段,但已有超过50%的金融机构计划实施或在单点实验云原生技术。云原生技术不仅提升了资源利用率,还简化了IT运维管理,提高了应用交付效率。
金融数智化是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一大目标。金融机构通过整合多维数据资源,构建数据要素流通的基础设施,强化数据治理能力,以提升业务智能化水平和经营能力。AI大模型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将提升营销的个性化水平、风控决策效率、以及客户服务体验。
区块链、数字货币与跨境支付的发展,预示着未来支付媒介和支付工具的革新。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应用,将使交易更高效、安全和可靠。IDC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未来几年基于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在市场中的占比将达到10%~30%。
隐私保护计算技术的发展,为数据共享与流通提供了解决方案。它通过硬件、密码学、先进算法等方式,实现数据在多方之间的可用不可见,以此推进数据在安全、不泄露信息的情况下的流通与开放。我们预测,到2025年有70%的金融机构将会优先采用隐私增强技术来支持可信任的数据协作。
量化交易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资本市场交易主体将广泛采用机器学习、知识图谱、AI算法等技术来预定义交易规则,并以算法交易的自动化执行来驱动高频交易。我们预测,到2025年,65%的资本市场交易主体将采用这些技术来实现高频量化交易。
物联网金融的发展,将金融服务领域扩展至车联网、农畜链网标签、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物联网技术在数据获取及互联互通、资产的联接管理等方面的价值越来越突出。我们预测,到2026年,通过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AIoT)所搜集并分析的另类数据所进行的跨行业中小微型企业 (MSMEs)贷款覆盖率将达到70%。
金融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金融机构通过WAF、ASS、DBSS等技术构建纵深安全防御体系,并以态势感知和实时告警等安全运维手段来防范外来攻击。我们预测,到2026年,85%的金融机构将通过数据安全治理、网络态势感知技术、云工作负载、以及安全中台建设等方式,来构建更加纵深、多维的安全防御体系。
客户体验的提升成为金融机构竞争的关键。金融机构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元宇宙平台,以此优化客户服务链,提升客户互动情境。我们预测,到2025年,40%的大型银行将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情绪分析提高客户对当前以及未来产品和服务的体验。
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兴未艾。金融机构将借助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碳排放权的确权和转移体系、ESG的数据监测体系和绿色评价体系。我们预测,到2027年,60%的银行信贷决策将基于ESG等另类数据。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新华三&IDC 2024-2026金融科技十大趋势预测》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