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证券近日发布了《可转债2025年度策略-高波背景下操作注定精细化》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2024年可转债市场的表现,并展望了2025年的市场策略,指出在高波动的市场背景下,可转债的操作将更加精细化。报告涵盖了供需展望、转债策略以及市场变化等多个维度,提供了对转债市场估值、条款复盘及未来操作的深刻见解。这份报告是投资者理解当前市场动态和制定未来投资策略的宝贵资料,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数据和专业的分析,对于寻求在波动市场中寻求稳健投资机会的投资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在2025年的投资蓝图中,可转债市场呈现出独特的投资魅力。今年,可转债市场经历了一系列波动,从坚挺表现到受信用风险冲击的双杀,再到年底的强势反弹,市场估值水平也得到了明显修复。面对明年,可转债的供需关系、估值波动和投资策略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供需关系是影响可转债市场的重要因素。今年,新发行转债数量和规模都大幅下降,而到期和主动转股规模的增加导致供给缩量超过千亿。展望明年,预计发行规模不超过500亿,而到期规模将近800亿,转债市场可能面临更大的缩量。与此同时,今年权益市场弱势背景下,机构对转债减持明显,但随着债券利率下破关键点位,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和理财等资金有望再次流入转债市场。
估值方面,今年三季度由于信用事件的冲击导致估值产生较大波动,当前转债估值已接近年初位置,基本完成年内信用冲击修复,处于22年以来的中枢位置。明年,基于较强的下修预期、低利率环境下固收资产荒和权益强势,偏债转债估值可能来到较高中枢位;而平衡偏股转债估值中枢可能比22/23年明显降低。
投资策略上,建议在中高仓位下做好精细化操作。股市方面,明年基建/地产可能延续弱势,出口可能随着全球经济的回落而转弱,消费则有望在强刺激下迎来复苏。市场增量资金可能主要来自于杠杆资金与险资,因此短期内维持哑铃策略,重视产业新趋势与科技自主可控、关注红利,随着经济的复苏,逐步转移至内需顺周期品种。转债层面,当前估值位置并不低,可保持中性偏高水平,围绕估值适当进行精细化操作;关注银行转债缩量背景下底仓的腾挪带来的高评级/大规模转债的布局机会;抓住下修博弈机会。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股市调整、利率上行、再融资政策变化和信用风险爆发等因素。这些风险因素可能对可转债市场产生不利影响,投资者应保持警惕。
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可转债市场在明年的投资策略需要更加精细化。在供需关系紧张、估值波动和市场环境变化的背景下,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投资策略,以把握可转债市场的投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转债ETF规模的增长和公募基金持仓数据显示出被动投资趋势的明显增强。这种趋势的背后是规避个券信用风险的需求,以及主动产品与指数相比超额并不显著的现实。此外,转债市场“老龄化”现象,即转债平均剩余期限接近3年,也对市场产生了影响。这导致下修冲动加强,进一步拉动低价券估值,同时也增强了赎回冲动,降低了期权价值。
在当前的低利率环境下,转债市场承接了部分理财与保险的溢出资金,有望推动转债估值中枢回升。同时,权益市场中长期牛市背景也使得转债的转股能力再次成为核心,信用风险或将有所淡化。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可转债市场在明年的投资策略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综上所述,可转债市场在明年的投资策略中,需要更加注重精细化操作,关注估值波动、市场供需关系变化以及政策环境的影响。通过精准把握市场脉搏,投资者可以在可转债市场中寻找到更多的投资机会。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国投证券发布的《可转债2025年度策略》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