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联证券发布了一份名为《国产医疗器械出海正当时》的行业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出海的背景、优势、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凭借工程师红利、产业链集群和制造业优势等因素,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报告强调,随着国内企业产品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海外市场的逐步开拓,国产医疗器械的全球化拓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份报告中包含了丰富的行业数据、市场分析和投资建议,为投资者和行业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洞见。
国产医疗器械出海正当时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迎来了出海的黄金时期。报告指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凭借工程师红利、产业链集群和制造业优势,为全球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国内企业经过多年的技术追赶和产品打磨,已经在国际市场的准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COVID-19疫情之后,国产医疗器械的海外收入快速增长,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搭建自己的销售团队,加速属地化运营,标志着中国医疗器械公司的全球化拓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巨大,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5662亿美元,是中国国内市场规模的10倍以上。国产医疗器械的出海,为企业打开了更大的成长空间,同时海外市场的产品定价更具优势,有助于避免国内价格竞争带来的压力。以迈瑞医疗为例,作为中国医疗器械公司的代表,其在全球营收TOP100的器械公司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显示了国产医疗器械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国产医疗器械的全球销售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以迈瑞医疗为代表的中国医疗器械公司规模逐步增长,2023年全球营收TOP100的器械公司中,国内企业已经有18家。随着国内医疗器械出口的持续增加,以及COVID-19期间检测防护类产品的推动,中国医疗器械品牌影响力逐步增加;头部企业陆续在海外设立本地化的分子公司,逐步建立全球化的销售服务渠道。
从产品趋势看,国产医疗器械已经在部分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如全身成像的MR、高通量测序仪等,海外出口逐步由低端转向中高端。从地区趋势看,新兴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开拓持续多元化。过去2-3年海外业务经历了需求快速增长、下游库存累积、逐步去库存的阶段,目前海外需求基本恢复稳定。同时,国内企业在产品和渠道多年积累逐见成效,今年上半年大部分上市公司海外收入增速高于国内,贡献主要增长动力,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全球化有望进入加速期。
投资建议方面,医疗器械的全球化面临产品准入、渠道建设、售后维护等多方面考验,对企业的管理运营、资金实力等综合要求高。因此,建议关注产品具备竞争力、海外渠道拓展具备先发优势的龙头公司。相关标的包括深耕海外市场多年的器械龙头迈瑞医疗、持续突破海外高端市场的影像设备龙头联影医疗、海外装机快速增长的IVD公司新产业、全球销售渠道布局完善的内镜耗材公司南微医学、海外业务快速发展的伴随诊断公司艾德生物、受益竞争格局重塑的家用呼吸机公司怡和嘉业等。
风险提示方面,政策和审批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以及海外销售渠道拓展风险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性、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对业务拓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外资医疗器械品牌在诸多领域多年来占据主导地位,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国内企业需要保持并持续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国联证券发布的《国产医疗器械出海正当时》研究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