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近日发布了《风电行业2025年策略报告-周期再至_陆海共振中》。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风电行业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的发展趋势,预计2025年国内陆上和海上风电装机量有望分别达到100GW和15GW,并探讨了风机价格、大宗成本、大兆瓦机型交付、海风政策调整以及风机出海等多个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报告中指出,风电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机组大型化放缓、价格企稳以及大宗成本改善的背景下,行业活力有望增强。这里面包含了对风电行业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和投资建议,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行业信息和数据支撑。
风电行业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
2025年,中国风电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年不仅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提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之年。根据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预计国内陆上和海上风电装机量有望分别达到100GW和15GW,同比分别增长25%和88%。这一预测不仅显示了风电行业的巨大潜力,也标志着风电行业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
风机价格的企稳和大宗商品成本的改善,为风电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2024年,国内风机投标价格下降趋势已放缓,黑色系大宗商品价格也有了大幅回落。这些因素都有望在2025年给风电行业带来利润空间的触底回升。特别是大兆瓦机型的集中交付,将导致零部件需求增加、供给拉紧,有望涨价。这对于已经进行了产能布局的零部件厂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
海上风电重回发展快车道
海上风电的发展也不容忽视。2025年1月2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海风用海政策,标志着三年政策调整期的结束。根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国内海风已招标待建项目达18GW,已核准待招标项目23GW,已竞配待核准项目25GW。此外,“深远海”趋势加速推进,2025年有望并网项目平均离岸距离达46.9km,同比增加57%。这些数据表明,海上风电正在重回发展的快车道。
风机出海进程加快,打开了中期市场的成长空间。2024年,国内外风电产能差异进一步扩大,国内风机及零部件产能超全球60%,导致国内外风机价差来到3倍以上。依托于“一带一路”,国内主机厂以新兴市场为主要目标,加速海外布局,2024年风机海外中标量达34.3GW,同比增加345%。这一趋势预示着中国风机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在增强。
风电市场依旧广阔
展望“十五五”,风电市场依旧广阔。在陆风大基地、海上风电、以大代小、驭风行动、风电制氢氨醇等驱动因素下,预计“十五五”期间国内风电装机量有望达400GW,即年均80GW,较“十四五”更上一个台阶。这一预测不仅基于政策的推动,也基于风电成本的下降和经济性的增加。国内陆风、海风度电成本已分别下降至1毛、3-4毛左右,电站经济性的增加,也将成为业主的装机动力。
投资建议
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应该关注那些能够从风电行业发展中受益的公司。特别是那些在海风“深远海”进程下产品升级的海缆、海风基础厂商,以及受益于风机利润空间回升的龙头厂商和受益于大兆瓦机型集中交付的各环节零部件厂商。这些公司不仅能够享受行业发展的红利,还有望通过技术创新和产能扩张来提升市场份额。
风险提示
当然,风电行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风险。比如“十五五”规划不及预期、“黑色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出口市场国际政治风险、宏观经济、用电量增速放缓风险以及海上风电用海冲突缓解不及预期等。这些风险都需要投资者密切关注。
文章灵感来自于国海证券发布的《风电行业2025年策略报告-周期再至_陆海共振中》。除了这篇文章,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