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2024年中国能源转型展望报告


近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发布了《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做的能源转型工作,并探讨了加强国际合作对中国能源转型的潜在影响。报告通过设定不同情景,分析了技术路径和前景,涵盖了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工业低碳转型等多个热点话题。《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不仅为中国乃至全球的能源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而且报告中对于能源转型的技术路径、经济社会影响以及国际合作的深入分析,包含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对于推动能源转型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这份报告中,我们看到了中国能源转型的宏伟蓝图。报告预测,到2060年,中国经济规模将增长到2020年的3.3至3.6倍,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先增加后下降,到2060年时将比峰值下降约三分之一。这意味着,中国能源转型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报告中提到,节能和提高能效是能源转型的前提。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将先上升后下降,2060年时一次能源消费量比峰值下降三分之一左右。这表明,通过提高能源效率,中国能够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电气化是迈向碳中和的有效途径。报告预计,到2060年,中国的狭义电气化率将提高到59%至62%,广义电气化率提高到79%至84%。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的能源消费将更多依赖电力,尤其是绿色电力。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将大幅增长,到206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达到96%左右,发电量占比达到93%至94%。这将是中国能源供应低碳化的重要标志。

科技创新是能源转型的动力来源。报告指出,2060年中国风电、光伏装机合计将达到100亿千瓦左右,资金需求将从2023年的2万亿元/年增长到2060年的6万亿元/年左右,未来三十多年投资需求累计超过160万亿元。这不仅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持续的内生动力,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能源体制机制改革需不断深化。报告强调,能源转型的顺利推进,必须要有能源体制机制的改革作为保障。这包括建立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相匹配的能源法律制度,打破区域壁垒,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发挥碳定价对能源活动的“指挥棒”作用。

中国推进能源转型仍然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报告中提到,经济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电力需求一边高速增长一边实施转型难度加大等问题。这些都是中国能源转型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同时,报告也指出,中国能源系统低碳转型面临的不确定性值得高度关注,包括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不确定性、数字化、智能化对中国电力需求增长的影响力度和数智化相关的电力消耗规模等。

尽管挑战重重,但中国的能源转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工程。报告最后强调,中国要从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供应低碳化、能源供需互动化、能源科技产业化、能源治理现代化五个方面同步推进能源转型,同时加强能源转型国际合作,共同探索能源转型之路,在推动中国能源转型顺利前行的同时,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力量。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2024年中国能源转型展望报告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