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平安产险-汽车之家-光华管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有限公司】中国智能驾驶商业化发展白皮书(2025)


近日,【平安产险-汽车之家-光华管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中国智能驾驶商业化发展白皮书(2025)》。该报告深入剖析了中国乘用车市场智能驾驶产业的商业化进程与挑战,结合用户调研揭示了智能驾驶如何通过政策、商业、服务三位一体变革,将社会价值转化为可持续商业动能。报告中不仅分析了智能驾驶技术的社会价值、产业规模、技术发展路线,还探讨了智能驾驶商业化落地的瓶颈、政策引导、商业模式创新及风险应对策略,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和战略指导。

智能驾驶技术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我们的出行方式。据《中国智能驾驶商业化发展白皮书(2025)》预测,搭载L2+系统的汽车事故率可能下降40%,未来L4系统有望消除90%以上人为失误事故。这项技术不仅关乎行车安全,更将推动社会资源高效配置,是人类驾驶行为百年来的最深层次变革。

智能驾驶的商业化前景广阔,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然而,智能驾驶行业也面临着“技术狂飙”与“商业现实”的尖锐矛盾。研发成本高、企业商业变现存挑战,政策与配套服务尚未成熟,限制了智能驾驶的规模化发展。智能驾驶技术正处于从试验验证向规模商用的关键过渡期,需要政策、商业模式、配套服务三大核心因素的完善与共同支撑。

在政策层面,我国自动驾驶政策正在加速完善。全国已有50余个省市发布了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的实施细则。政策重心由推动道路测试转向试点落地和实践应用。未来政策的重心将聚焦智驾的推广应用阶段,支持扩大应用场景和范围、普及智驾认知、推动立法是该阶段政策主要的方向。

在商业化模式上,智能驾驶技术正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月度渗透率在2024年下半年已经超过50%,预计月度渗透率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超过60%。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L2级智能驾驶渗透率从2019年的7.3%增长至2024年上半年的50%。智能驾驶技术也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加速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在配套服务上,智能驾驶的出现带来新风险、新保障需求。用户期待智能驾驶,但对其风险仍存担忧。新能源用户购车时格外关注汽车的安全性,有82%的用户认为安全性非常重要。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将带来以下三大类新型安全风险:功能安全风险、预期功能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随着越来越多的L2及以上车辆投入市场,用户在购买和使用智能驾驶汽车时,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风险保障需求。

智能驾驶的商业化落地需要政策、商业模式、配套服务三大核心因素支撑。当前商业化落地已推进至2.0“商业化试点阶段”。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立法层级较低,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立法框架;事故责任认定标准缺失,2024年公开争议案例同比增长135%;路侧数据未能实现跨域流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面临挑战。商业模式尚待验证,单车智能改造成本仍高于传统车辆,但用户付费意愿不足,行业与车企玩家急需跑通盈利模式。配套服务亟待突破,需要通过保险等配套服务的完善,解决用户定责焦虑及售后保障等方面的痛点。

智能驾驶的发展与繁荣仍是未来坚定的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的逐步完善、成本的持续优化以及社会接受度的提高,智能驾驶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虽任重道远,仍未来可期,车企应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寻找自身定位积极布局,发挥合作的智慧,抢占先机,迎接未来的巨大机遇。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中国智能驾驶商业化发展白皮书(2025)》。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平安产险-汽车之家-光华管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有限公司】中国智能驾驶商业化发展白皮书(2025)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