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近日发布了《工控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工控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动态以及投资机会,主要探讨了OEM市场对工控行业的拉动作用、国产化进程中的挑战与机遇、出海市场的潜力以及人形机器人为工控行业带来的新应用场景。报告指出,随着制造业投资和出口需求的复苏,以及国产品牌的全球化布局,工控行业将迎来新的成长周期。其中,对于PLC、变频器、伺服等关键部件的国产化潜力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对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前景给予了积极评价。这份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行业数据和深度的市场洞察,是理解工控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参考。
工控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出海加速、国产化助力、人形孕育新场景
2024年,我国自动化市场规模连续两年小幅下滑,降至2859亿元。然而,随着制造业投资和出口需求的恢复,预计2025年工控行业将进入上行周期。特别是在OEM市场,同比增速跌幅持续收窄,预示着市场需求的回暖。项目型市场在经历了连续三年的正增长后,2024年增速已降至0.1%,面临一定的增长压力。
在出海市场方面,国产工控品牌通过“借船出海”及“产品线出海”加快布局。工控企业出海由近及远,由新兴到成熟市场逐步扩张。例如,汇川技术在印度纺织市场的深耕十余年,已具备万单级服务响应承接能力;伟创电气通过光伏扬水产品解决方案切入东南亚及中东市场,显示出国产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潜力。
国产化进程中,PLC、变频器、伺服的潜力由大及小。2024年,我国中大型PLC、小型PLC、中低压变频器、中高压变频器、通用伺服市场,前五大外资品牌的市占率分别为86.2%、57.1%、46.4%、41.5%、31.1%。PLC作为控制层核心,技术壁垒高、工艺特性强,具备进口替代潜力及国产化必要性。国产变频器在流程工业领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伺服在高速、高精、高响应的高端应用场景具备突破空间。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为工控行业打开了新的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中关节模组和灵巧手的价值量较大,而构成关节模组及灵巧手的核心部件无框电机、空心杯/BLDC电机、驱动器、位置传感器等,大部分工控企业具备相关技术及产品。据测算,Optimus产量100万台对应的驱控电机系统市场空间达332亿元。国内工控厂商紧抓人形机器人黄金赛道,众多厂商积极布局。
重点公司方面,汇川技术在通用自动化复苏在途,电动车业务进入利润释放期;信捷电气以PLC高壁垒铸就利润压舱石,公司积极提升解决方案能力和大客户战略;伟创电气出海成效显著,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这些公司的发展,不仅代表了工控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张,也预示着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工控行业是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的重要一环。制造业经历了两年多的调整期,进入2025年已显现复苏态势;国产工控品牌在国内积极挖掘需求实现进口替代,同时加快布局海外市场迈出全球化步伐;此外,人形机器人为工控行业打开增量场景,或成为驱动工控行业未来十年成长的主要动力。综合以上,我们认为工控仍是成长属性为主,周期属性为辅的行业,给予工控行业“推荐”评级。
风险方面,需要关注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进口替代速度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度不及预期以及国内制造业复苏不及预期等问题。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华创证券发布的《工控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