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研究所近日发布了一份关于流动性因子研究的专题报告,这份报告系统地探讨了流动性因子在股票多因子投资框架中的表现、分类及其应用价值。报告涵盖了换手率因子、Amihud非流动性指标、bid-ask spread因子和预期流动性因子等多个方面,并对这些因子在不同样本池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指出,换手率因子在中证800样本池中效果最佳,而预期流动性因子优化后表现优于传统Amihud指标。此外,报告还讨论了低流因子与低波因子的协同与替代效果,以及影响流动性因子表现的多种因素。这份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流动性因子分析框架和应用策略,是理解当前市场流动性动态和优化投资组合的重要参考。
流动性因子在投资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根据华创证券的研究报告《流动性因子研究》,流动性因子是股票多因子投资框架中的关键维度之一,它不仅衡量了市场参与者买卖资产的难易程度,还对价格产生影响。研究显示,流动性不足可能导致交易成本上升和价格冲击显著,甚至引发“流动性黑洞”。因此,将流动性纳入多因子模型,能够提升模型的解释力与投资策略的稳健性。
报告中指出,流动性因子的多头端和空头端收益来源不同,流动性空头端的逻辑较为充分,如热点追捧、短期资金青睐,推动股票股价短期偏离其公允价值。而流动性多头端的收益来源为低流动性补偿。在中国市场中,流动性因子多头端的超额收益在中证800样本池中从2017年以后开始衰减,这可能与低波动类型的基金份额显著增加有关。当大量资金同时涌入低波动股票时,可能会导致其估值被大幅抬高,从而削弱未来的超额收益。
报告还详细研究了流动性测算方法的差异,包括换手率因子、Amihud非流动性指标、bid-ask spread因子和预期流动性因子。研究发现换手率因子在中证800样本池的效果最好;预期流动性因子通过优化后,在全A市场表现突出,显著优于传统Amihud指标。买卖价差因子因假设限制表现较弱,此外,Amihud指标易受极端行情干扰,需剔除涨跌停数据提升稳定性。
低流因子与低波因子的相关性显著,低流因子的多头端收益部分可被低波因子解释。从中证800样本池的滚动IC均值的表现来看,低流因子与低波因子产生了协同与替代效果。这一发现对于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意味着在构建投资组合时,可以考虑使用低流低波类资产,以期获得更好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影响流动性因子表现的因素也值得关注。短期换手率比长期换手率的预测能力更好。在2019年到2021年市场抱团行情导致低换手因子失效,空头端收益反转,反映资金集中追逐高流动性个股的非理性特征。流动性因子的表现和因子本身呈现负相关性,且在市场表现低迷时,低流动因子表现更好。从宏观角度来看,当PPI上升时,低流动因子表现更好。
在多头端的研究中,中证800多头端的超额在2017年以后衰减,可能原因是在2017年以后低波类型的基金份额显著增加。本文也研究了不同类型smart beta策略在中证800样本池的适用性。结果显示,利用低波构建的组合优于利用低流构建的组合。此外,构建多头组合时,长期低流和长期低波的效果好于短期低波和短期低流。从策略结合来看,结合了成长、红利和质量的效果相比原始低波低流有增强效果。
结合美国、欧洲和日本低波类型基金的发展和国内低波类型基金表现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两条线索。一、低波策略在牛市无效,当市场处于牛市中,低波策略难以跑赢基准。二、低波策略的容量与市场中参与者的风险收益认知水平相关。当市场存在更有吸引力的资产时,通常投资者不会青睐低波类权益资产。
当前,市场成交量较高,以中证2000和科创为代表的小盘成长显著跑赢以上证50和红利指数为代表的大盘红利类股票,市场风险偏好高,这种市场环境不利于低波类资产表现。此外,配置低波或低波红利策略的时间节点重要,当低波类股票估值过高时,其配置性价比低。当前,大盘低波指数(399404.SZ)位于5年PE分位数的80%,其配置性价比较低。
投资建议方面,从多因子角度,当前或依然可以维持低流低波类因子的权重,从构建多头组合角度,短期低流低波类资产或难以跑赢大市。风险提示方面,后续低风险资金持续购入低波类资产,可能导致短期低波资产组合走强。本文研究基于历史数据,未来可能失效。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华创证券的研究报告《流动性因子研究》。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