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易车研究院】中国购车用户家庭收支洞察报告之收入篇(2025版)2025


易车研究院近日发布了《中国购车用户家庭收支洞察报告之收入篇(2025版)》,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新车市场购买用户的家庭可支配收入变化,指出中国新车市场越来越像“富人车市”,其中2024年购车用户家庭可支配收入均值突破20万元,中产与富豪合计占比首次超过50%。报告中提到,这一趋势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形成对比,显示出购车用户收入的稳步提升。报告还涉及了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学历与收入的关系、城市级别与收入水平的关联等多个维度,提供了对中国车市消费者结构变化的深刻洞察,对于理解市场动向和制定企业战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新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份《中国购车用户家庭收支洞察报告之收入篇(2025版)》揭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中国新车市场越来越像是“富人车市”。2024年,购车用户的家庭可支配收入均值突破了20万元,中位数也超过了15万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现象背后,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家庭收入结构变化的直接体现。

报告中提到,尽管中国经济面临疫情和中美贸易战等多重挑战,但新车购买用户的家庭可支配收入仍在持续提升。这一趋势与特斯拉、理想、问界等高端品牌的市场表现相呼应,这些品牌的价区普遍在20万元以上,且销量普遍上量。与此同时,大众、日产、本田等主流品牌的市场销量却纷纷下滑。这进一步论证了中国新车市场越来越像“富人车市”的判断。

从收入来源看,中产与富豪家庭的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化,这有利于新车市场抵御经济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工薪家庭的收入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依赖薪酬,这使得他们在经济波动中承受更大的压力。2024年,中国新车市场的中产与富豪合计占比首次突破50%,这标志着中国新车市场正式进入“富人车市”的新时代。

学历与收入的关系也愈发明显。2024年,研究生购车家庭的平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0万元,而初中及以下学历家庭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0.03万元。这一差异不仅反映了教育对收入的影响,也揭示了车企在“富人车市”中应聚焦高学历用户。

城市级别的差异也不容忽视。京沪等一线城市的购车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双双突破30万元,远超其他城市。这表明,车企在角逐“富人车市”时,应将市场重心聚焦在大城市。

职业差异同样显著。企业高管的购车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高达34.25万元,而蓝领群体普遍在15万元以内。这一现象说明,车企在“富人车市”的职业重心应聚焦白领与金领。

性别差异也值得关注。2024年,女性购车用户的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2万元,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在中国车市的销量贡献逼近40%,尤其在中产与富豪车市中贡献更高。这表明,车企在“富人车市”的增量重心应聚焦女性用户。

近二十多年的大规模“高校扩招”政策为中国新车市场越来越像“富人车市”打下了坚实基础。高校毕业生对中国新车市场的销量贡献突破70%,他们成为“富人车市”的主要力量。

报告还指出,中国新锐高端品牌想撼动“富人车市”还差点火候,保时捷、奔驰等海外高端品牌仍是中国“富人车市”的领导者。2025-2026年,比亚迪、吉利等中国品牌需积极推进高端化,大众、丰田等海外品牌更需全面夯实高端化。

随着中国新车市场越来越像“富人车市”,奥迪、奔驰与宝马正迎来最好发展期。2025年是BBA优化战略的关键期。面对“高校扩招”后的“新富人车市”,小米汽车正积极排演角逐中国“新富人车市”的样板戏。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中国购车用户家庭收支洞察报告之收入篇(2025版)》。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易车研究院】中国购车用户家庭收支洞察报告之收入篇(2025版)2025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