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国泰君安期货】结构之变-新一轮供给侧的供需耦合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近期发布了一份名为《结构之变:新一轮供给侧的供需耦合》的行业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自2015年以来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大宗商品板块及其关联行业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并通过跨行业比较分析,揭示了改革对不同产业链的差异化影响。报告不仅复盘了2015至2020年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还展望了新一轮改革的可能路径,特别是在有色、能化、新能源等板块的纵深拓展,为理解供给侧改革在产业结构升级、资源重新配置以及国际竞争力重塑等方面的多维影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框架与实践参考。这份报告中包含了对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见解和丰富的数据支持,对于理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具有重要价值。

供给侧改革:中国产业升级的新路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2015年提出以来,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这一改革通过“三去一降一补”等一系列政策工具,深度重构了传统产业的供需格局与市场结构。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供大于求的局面与2015年前后高度相似,这为新一轮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契机。

改革的成效在上一轮中已经显现。通过行政强制关停与市场化兼并重组双轨并行路径,行业产能利用率得到提升,工业品价格反弹,企业利润水平提高。特别是钢铁和煤炭行业,作为改革的核心抓手,产能去化效果显著。钢铁行业压减粗钢产能超过1.5亿吨,煤炭行业累计退出产能达8亿吨。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行业集中度,增强了企业对价格的定价权,提高了利润水平。

然而,供给侧改革的成效并非完全由改革本身决定。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棚改货币化政策的实施和国际贸易的回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平稳运行。这表明,供给侧改革的效果需要在更广泛的经济环境中进行评估。

展望未来,新一轮供给侧改革的目标行业将更加聚焦于产业中下游,特别是与中国经济新引擎“新三样”高度重合的行业,如汽车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这些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持续下行,行业集中度的提升空间尚不明确,但提升产能利用率和行业集中度仍将是改革的核心抓手。

政策层面,2024年以来中国出台了多项直指产能去化的政策,同时在双碳环保与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也做出相应部署,间接推动产能过剩行业的供需再平衡。这些政策的执行力度和节奏将直接影响产能去化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供给侧改革并非没有挑战。市场化产能去化过程耗时久,行政化手段仍是最为立竿见影的选择。此外,外部需求的走弱可能性大于走强,这将对新一轮供给侧收缩形成掣肘。

尽管如此,供给侧改革仍然是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提升行业集中度,可以增强企业对价格的定价权,提高利润水平,从而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一改革路径,虽然充满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发布的《结构之变:新一轮供给侧的供需耦合》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国泰君安期货】结构之变-新一轮供给侧的供需耦合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