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浙商证券】人民币国际化主题策略-跨境支付+数字货币-实现金融自主可控_无惧关税博弈升级


近日,浙商证券发布了一份名为《人民币国际化主题策略-跨境支付+数字货币-实现金融自主可控 无惧关税博弈升级中》的行业研究报告。报告深入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特别是在跨境支付和数字货币领域的发展,以及这些进展如何帮助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实现自主可控,增强应对金融制裁风险的能力。报告指出,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信用危机和美国关税战带来的不确定性背景下,中国推动CIPS系统全球覆盖、发展央行数字货币以及布局mBridge等去中心化跨境支付系统,对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这份报告提供了对当前国际金融格局下人民币角色和战略布局的深刻见解,对于理解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举措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人民币国际化正当时,数字货币与跨境支付引领新浪潮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根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的发布,人民币跨境支付与数字人民币概念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面临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时,中国推动CIPS系统全球覆盖和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布局mBridge“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等去中心化跨境支付系统,初步实现了金融领域的自主可控,增强了应对金融制裁风险的能力。

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的快速增长是国际化进程中的一大亮点。2019至2024年间,我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从6.04万亿元增长至16.27万亿元,货物贸易结算金额从4.25万亿元增至12.39万亿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结算金额从1.79万亿元增至3.88万亿元。人民币跨境收付比重逐年提升,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收付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金额的比例从2017年的13.0%上升至2023年的27.7%。这一趋势表明,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地位正稳步提升。

CIPS系统作为跨境人民币支付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全球覆盖和业务规模的稳步提升,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25年4月,CIPS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实现全覆盖,共有170家直接参与者和1497家间接参与者。CIPS系统业务规模亦稳步提升,2024年累计处理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金额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

在“去中心化”跨境支付系统建立方面,中国积极发展央行数字货币,布局以央行数字货币为基础的mBridge项目,减少对SWIFT报文体系的依赖,提升了应对金融制裁风险的能力。mBridge项目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利用多中心记账方式实施在同一平台完成跨境货币互换、清算和结算,实现“支付即结算”,提高跨境支付清算效率。2024年6月,项目宣布进入最小可行化产品阶段,各参与方司法管辖区内的参与机构已可结合实际需要开展真实交易。

在全球外储中,人民币份额稳步上升,人民币计价货币职能逐步增强。2016年10月人民币被正式纳入SDR货币篮子后,已有80多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人民币在全球外储中占据的份额快速上升。此外,我国通过加快期货市场开放发展,目前已上市24个国际化期货和期权产品,为大宗商品交易人民币计价结算提供定价基准。

在岸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深化了人民币投融资货币功能。外商直接投资结构优化显著,香港离岸市场快速发展,离岸人民币债券业务不断扩大。央行积极推动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为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和投融资活动提供便利。截至2024年8月,央行共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过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央行人民币互换规模稳步攀升。

以自主可控逻辑关注人民币国际化相关主题,数字货币指数和跨境支付指数表现突出。数字货币指数偏小盘成长风格,行业分布以计算机、通信为主,2021年4月以来相对万得全A的累计超额收益约为46%。跨境支付指数市值风格偏中小盘,估值风格偏均衡,行业分布以计算机、银行为主,2021年4月以来相对万得全A的累计超额收益约为55.7%。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浙商证券的报告《人民币国际化主题策略:跨境支付+数字货币 ——实现“金融自主可控”,无惧关税博弈升级》。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浙商证券】人民币国际化主题策略-跨境支付+数字货币-实现金融自主可控_无惧关税博弈升级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