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深企投】2025智算中心行业研究报告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近日发布了《2025智算中心行业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下智算中心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产业链布局及政策环境等多个维度,为理解智算中心作为AI新基建的核心地位提供了全面视角。报告指出,智算中心作为支撑AI大模型和复杂模型训练的关键基础设施,其市场规模和应用前景广阔,预计将成为推动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的重要力量。在这份报告中,读者可以获取到智算中心从概念、功能到产业链构成的详尽信息,以及政策如何影响其发展的深入解读,是行业研究者和决策者不可或缺的参考材料。

2025智算中心行业研究报告揭示未来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推动着算力需求的激增,智算中心作为这一需求的核心承载体,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据2025智算中心行业研究报告预测,全球算力规模将从2023年的1397EFLOPS增长至2030年的16ZFLOPS,年复合增速达到50%。这一增长不仅预示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也表明智算中心将成为未来数字经济的关键基础设施。

智算中心,即智能计算中心,是基于GPU、TPU、FPGA等人工智能芯片构建的基础设施,它支撑着大量数据处理和复杂模型训练。报告中指出,我国智能算力在总算力中的比重,预计将从2016年的3%提升至2025年的35%。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渗透力,也显示了智算中心在推动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中的核心作用。

政策环境为智算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自2017年以来,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力度不断加大,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一系列政策文件都在强调智算中心的战略地位。地方层面,如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也相继出台政策,支持智算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推进多层次算力基础设施的构建。

市场规模的增长也是智算中心发展的有力证明。2023年中国智算中心市场投资规模达到87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90%,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886亿元。这一增长不仅为智算中心的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智算中心的区域分布特征明显,东部地区因其高科技企业集聚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而成为智算中心的主要集聚地。截至2024年8月,中国已投用、在建、规划的智算中心总计300余个,其中江苏省项目数量最多,京津冀、长三角及广东省智算中心项目合计超过120个,占比超40%。

在智算中心的建设运营模式中,政府投资建设、企业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并存。其中,地方政府和基础电信运营商主导建设的智算中心项目占比超过50%,互联网及云厂商项目数量占比约为17.7%。这些模式的多样性为智算中心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灵活的合作机制。

智算中心的盈利模式同样多元化,包括算力租赁、技术服务、数据运营等。算力租赁为企业提供了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技术服务则支持企业快速训练和优化AI模型,数据运营则涉及数据处理和分析服务,为数据驱动型行业提供支持。

行业市场格局中,云服务厂商、第三方IDC/算力中心服务商和智算服务厂商是主要的市场参与者。云服务商如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迅速发展,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第三方算力中心服务商则通过自建或租用的方式获得算力中心机房资源,并向用户提供服务。智算服务厂商则提供以AI专用算力为主的基础设施服务。

AI服务器市场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8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552亿美元。AI芯片领域,虽然国际巨头占据主导地位,但华为寒武纪等国内企业正助力国产GPU突围。交换机市场呈现双龙头格局,华为、新华三等国内厂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光模块领域,我国企业全球地位不断凸显,中际旭创、华为等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排名靠前。液冷系统作为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的有效手段,其市场应用也日益广泛。

综上所述,智算中心作为AI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共同推动着智算中心行业的繁荣,预示着一个更加智能、高效的未来。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2025智算中心行业研究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深企投】2025智算中心行业研究报告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