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近日发布了一份深度报告,名为“基础化工深度报告-赖、苏氨酸有望景气回暖,中企出海大有可为”。这份报告主要探讨了饲用氨基酸行业中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市场前景,分析了这两个品种作为大宗饲用氨基酸的周期性特点、供需格局、成本控制以及国际化布局等方面,指出在“低蛋白日粮”和“豆粕减量”趋势下,这两个产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且随着农产品价格变动,为企业盈利增长提供了空间。报告中还提出了对梅花生物、阜丰集团、星湖科技等头部企业的出海战略和行业集中度变化的深入分析,认为这些因素将共同推动行业的业绩增长。这份报告中包含了丰富的行业数据、政策背景分析以及对未来趋势的预测,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
在华安证券发布的深度报告中,赖氨酸和苏氨酸作为饲用氨基酸的两大核心品类,其市场动态和未来趋势被深入剖析。这份报告不仅揭示了这两种氨基酸的重要性,还分析了它们在全球市场中的供需格局、价格影响因素以及行业竞争态势,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洞见。
赖氨酸和苏氨酸,作为饲料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对养殖业的降本增效、节约耕地和环境保护均有着积极影响。报告显示,全球饲用氨基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预计2024-2032年全球饲用氨基酸产业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8%。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饲用氨基酸生产国,其产量逐年递增,2024年中国赖氨酸产量达到305.8万吨,同比增长8.27%;苏氨酸产量更是实现了显著跃升,达到101.3万吨,同比增长31.2%。
报告指出,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国内产能分别占全球约76.5%和95%,产能向中国高度集中。这一趋势意味着中国在全球氨基酸供应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头部企业如梅花生物和阜丰集团等,通过产能优势和出海战略,迎接第二增长曲线。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以满足全球对氨基酸日益增长的需求。
价格方面,赖氨酸和苏氨酸受到供需关系和农产品价格的显著影响。报告中提到,玉米和豆粕价格的变动与氨基酸价格息息相关。企业在玉米豆粕价格下跌期间积极拓宽降本空间,若农产品开启上行周期,将对赖苏价格形成支撑。此外,豆粕和饲用氨基酸存在替代关系,豆粕价格一旦回升也将增加赖、苏需求,形成价格上涨的推动力。
投资建议方面,报告持续看好赖氨酸和苏氨酸的涨价潜力以及企业出海带来的投资机会。梅花生物、阜丰集团和星湖科技等企业因其强大的产能和成本优势,成为投资者值得关注的对象。这些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多元化布局,有望进一步打开降本空间,实现盈利增长。
风险方面,报告提醒投资者关注原材料涨价、同行竞争、新项目及出海战略进度、国际出口政策环境恶化以及产品价格下跌等潜在风险。这些因素都可能对氨基酸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表现产生影响。
总结来看,赖氨酸和苏氨酸作为饲用氨基酸的两大支柱,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企业凭借产能优势和技术创新,正逐步扩大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乐观,特别是在全球对可持续农业和环保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氨基酸行业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华安证券发布的深度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