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东吴证券】可控核聚变新阶段_迈向终极能源第一步


东吴证券近日发布了《可控核聚变新阶段,迈向终极能源第一步》的行业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探讨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最新进展、产业化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报告指出,可控核聚变因其能量密度高、燃料储量丰富、安全性优越,被视为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当前正处于技术验证和产业化的关键阶段。报告中不仅分析了核聚变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潜力,还详细拆解了装置架构、产业链成本,并预测了核聚变度电成本的经济性,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

可控核聚变,人类能源的未来之光

核聚变,这个听起来既科幻又高深的技术,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它被看作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核聚变的原理简单说就是两个轻原子核结合成一个重原子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与核裂变不同,核聚变不会产生长期和高放射性的核废料,是一种清洁、安全的未来能源。

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使得核聚变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变得尤为迫切。中国和海外国家都在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核聚变产业的发展。中国的政策涵盖了财政支持、央企协同、研发创新及安全监管等方面,而海外国家则通过资金注入、机制优化和国际合作加速技术转化。目前全球核聚变企业已达50家,其中80%为私营企业,美国占半数。这些企业正在推动核聚变从实验走向产业,预计在2025-2028年间将集中验证Q>1,这是核聚变能量净增益的关键指标。

核聚变的实现难度极高,但当前技术路径多样,包括磁约束、惯性约束和磁惯性约束。磁约束通过磁场将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有限体积内,实现核聚变反应。其中托卡马克装置是当前物理研究上最成熟的路线。而直线型磁惯性装置Helion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达到Q>1,2028年实现50MW商用并网,这将是核聚变技术商业化的重要一步。

核聚变的供应链较长、工程难度大,但远期经济性测算显示其巨大潜力。以托卡马克聚变装置为例,其初始投资约150亿元,迭代周期约5-10年。在Q=30的情况下,度电成本为0.31元/kwh,低于火电,具备商业化竞争力。如果聚变功率进一步提升,则度电成本有望低于0.2元/kwh,将成为成本最低的能源形式。

投资核聚变产业,不仅是投资一项技术,更是投资人类的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核聚变有望成为未来能源的主流。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核心供应商将扮演重要角色,如西部超导、国光电气、安泰科技等,它们在低温超导磁体、第一壁&偏滤器等关键部件的制造上具有优势。

然而,核聚变技术的发展也面临风险。技术瓶颈、巨额资金投入、国际竞争与专利风险、政策不确定性以及市场需求与商业模式的风险,都是核聚变技术迈向商业化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挑战。尽管如此,核聚变作为终极能源解决方案的潜力不容忽视,其高能量密度、燃料储量丰富、安全性优越的特点,使其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理想选择。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东吴证券发布的《可控核聚变新阶段,迈向终极能源第一步》研究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东吴证券】可控核聚变新阶段_迈向终极能源第一步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